<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3-04 21:28 原文鏈接: 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癥的發病人群及臨床表現

      發病人群

      DMD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病,致病DMD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該基因若出現致病變異則可發病;女性因為有兩條X染色體,一般只是致病變異的攜帶者。

      若女性發病,需考慮以下幾種可能的情況:

      1、DMD基因發生純合或復合雜合突變;

      2、X染色體發生差異性失活,即未發生DMD基因突變的X染色體失活,而攜帶DMD基因突變的X染色體未失活;

      3、單親二體或X單體;

      4、X染色體復雜重排;

      5、社會性別為女性,染色體核型為46,XY的兩性畸形患者等。

      以上情況很少見,因此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DMD,即所謂的“傳男不傳女”。[1]

      臨床表現

      在病程初期,DMD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該病起病隱匿,患者通常在3-5歲開始發病。

      患兒常見表現包括學路晚,步態蹣跚、不能跑步、常無故摔倒等。

      3歲左右發病后步態、運動異常進行性加重,逐漸表現出爬樓、跑、跳和起立等行動的困難,隨著病情進展,肌無力加重,出現脊柱前凸,走路時身體左右搖擺,呈“鴨步”;并逐漸出現Gower征、雙側腓腸肌假性肥大等體征。

      4-5歲病情進入平臺期后,患兒的運動能力開始倒退,多數在12歲左右喪失獨立行走能力;患者一般在30歲前會因呼吸系統并發癥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此外,部分患者可有智力障礙、學習困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孤獨癥、焦慮等異常表現。在女性攜帶者中,約10%可有輕度的臨床表現,但極少數會出現類似男性患者的嚴重表現。[1]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