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08 11:07 原文鏈接: 楊學軍:以科技創新助推強軍興軍

      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創新是一支軍隊發展進步的靈魂,科技創新是實現強軍目標的必然選擇。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我軍整體性、革命性變革加緊推進。這兩大情勢的歷史性交匯使我們既面臨彎道超車的難得機遇,也面臨被潛在對手拉大差距甚至形成“代差”的風險挑戰。只有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科技強軍之路,大力加強前瞻性、先導性、探索性重大技術研究和新概念研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積極謀求軍事技術競爭優勢,才能始終把軍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開創科技強軍、科技制勝的新局面。

      通過戰略研判和頂層謀劃搶占“制高點”。實現國防科技跨越式發展,必須強化戰略導向,聚焦重大戰略需求,早謀勢、巧謀機、善謀策,對事關科技強軍的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領域進行科學研判、超前布局,努力贏得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主導權。要圍繞科技發展對未來戰爭形態和制勝機理的影響,從技術推動的視角進行國防科技發展需求論證和頂層設計,在國家新型安全領域、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研究方面“投棋布子”。

      通過基礎性關鍵性研究夯實“發力點”。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關鍵技術是贏得軍事競爭主動權的“命門”。只有夯實基礎研究才能保持發展后勁,只有掌握關鍵技術才能實現跨越發展。當前,傳統意義上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的邊界日趨模糊,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的關聯度日益提高。我們應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和戰斗力生成規律,把基礎前沿領域、關鍵共性領域的研究作為重大基礎工程來抓,優先支持事關戰斗力生成與提高的科技領域,確保在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

      通過前沿性顛覆性研究形成“增長點”。現在,世界各主要國家高度重視推進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前沿科技創新,大力發展能夠大幅提升軍事能力優勢的顛覆性技術。美國高調推出第三次“抵消戰略”,就是謀求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發展能夠“改變未來戰局”的顛覆性技術群,運用非對稱手段不斷抵消對手優勢。我國國防科技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必須著眼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發展趨勢,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力求在無人作戰、海上作戰、太空作戰等新型作戰領域和人工智能與無人系統、大數據、新材料、復雜系統、3D/4D打印、新能源、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通過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把握“關鍵點”。自主創新,要在得人。沒有強大的人才隊伍作后盾,自主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走創新發展之路,必須牢牢把握人才這個核心要素和第一資源,高度重視集聚創新人才。具體來說,就是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特別是要積極搶抓軍隊調整改革的“機遇窗口”,盤活人才資源,開辟人才特區,打造人才高地,大力加強領軍帥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和創新團隊的選育力度,切實做到從情感上、政策上、工作上關注和扶持科技人才,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使各種創新活力迸發涌流。

      通過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培育“聚合點”。當前,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多學科交叉群集、多領域技術融合集成的特征日益凸顯,科技創新活動正不斷突破地域、組織、技術界限,逐漸演化為創新體系的競爭。我們要充分依托和發揮國家創新體系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巨大引擎效應,科學制定有利于軍民融合的準入門檻,不斷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政府之間的協同創新機制,找準開放創新、融合創新、共享創新的切入點,加快搭建各類軍地協同創新平臺,吸納整合國家優質科研資源,形成推進科技創新整體合力,最大限度地把創新成果轉化為軍隊戰斗力和社會生產力。

    相關文章

    江西省征集2025年度管理科學項目選題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重大決策部署,更好地發揮管理科學科技項目決策支撐作用,現啟動2025年管理科學項目選題征集工作,面向全省征集2025年管理科學項目選題建議。歡迎我省從事科技創新政策研......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全球科技創新十大趨勢

    1月17日,博鰲亞洲論壇在深圳發布《博鰲亞洲論壇創新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和德勤中國合作撰寫,是論壇連續發布的第四份創新報告。報告指出,全球科技創新面臨經濟波動......

    19項河南省“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重大課題研究項目擬立項

    根據《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和《河南省“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重大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經廳長辦公會研究、專家評審等程序,省科技廳采取定向委托的方式,......

    西藏2024年財政科技投入達到5.62億元,實現翻一番

    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2024年西藏財政科技投入達到5.62億元,實現翻一番(2023年為2.81億元),強有力保障了西藏科技創新工作。2024年,西藏科技創新工作不斷加強戰略規劃、......

    央行: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中安排1000億元專項額度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1月8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持續引導金融機構樹立一視同仁理念,持續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已簽約的設備更新貸款中,70%以上是民企和小微企業項目。科技......

    北京:到2027年具身大小腦系統、整機控制芯片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其中提到,到2027年,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具身大小腦系統、整機控制芯片、全身運動控制能力等方面實現重大......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計劃》征集意見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其中提到,擬強化央地合作,聚焦先進制造、交通物流、特種協作等領域,鼓勵汽車生產質檢、3C電子制造、工業焊接......

    《關于進一步推動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讀

    為加快推動我省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面向社會開放共享,提高儀器設備使用效率,省科技廳會同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國資委聯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工作的若干措施》。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青少年科技創新專委會成立

    近日,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青少年科技創新專委會成立。會議選舉產生青少年科技創新專委會第一屆領導機構,為首批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共建特色校授牌,啟動了科學教育滿天星計劃。來自全省教育、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

    為產業發展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

    近日,第六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在杭州開幕,以“未來交通新質領航”為主題,重點聚焦低空經濟、數字交通、綠色低碳等關鍵領域,集中展示693項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2024廣州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成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