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然·地球科學》26日發表的一項模型研究顯示,在約2.5億年后下一個超大陸形成時,炎熱氣候將會超出哺乳動物生理極限。
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有避免過熱的策略。但溫度長時間超過40℃會導致許多哺乳動物死亡,而潮濕會加劇熱應激。當下正在發生的氣候變化很可能導致某些地區達到這一生理極限,但即使在極端變暖的場景下,地球大多數地方對哺乳動物仍然是宜居的。而下一個超大陸(有科學家稱之為“終極盤古大陸”)預計將在2.5億年后形成,現在所有的陸地會合并成一個超大陸。這一過程對哺乳動物物種的影響尚不明確。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研究團隊用一個模擬溫濕度模式的氣候模型預測,整個未來超大陸將會超過哺乳動物熱應激極限。他們認為,因火山氣體排放,大氣二氧化碳水平將升高至現在兩倍,未來太陽也會釋放出比現在多2.5%的輻射。研究認為,這使大陸上只有8%的區域對哺乳動物宜居,隨著種群縮小和分離,滅絕風險隨之上升。
但研究團隊同時提到,他們的預測并不絕對確定,未來超大陸的其他構造變化可能會改變結果。他們還強調,其他演化或人類相關活動可能會使哺乳動物滅絕發生在超大陸形成前。
近日,由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薛其坤院士領銜的南方科技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團隊,發現常壓下鎳氧化物的高溫超導電性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雜志發表,為解決高溫超導機理的科學難......
由薛其坤院士領導的南方科技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在常壓下鎳氧化物的高溫超導電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為解決高溫超導機理的科學難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
在哺乳動物脊髓發育進程中,干細胞通過增殖、遷移與分化,孕育出多樣的神經細胞,進而構建復雜精密的神經環路。而成年后,脊髓神經干細胞特性減弱,難以在脊髓損傷后重現發育過程,導致恢復難度大,使患者終身殘疾。......
據日媒10月31日報道,由東京大學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稱,他們使用倉鼠的細胞進行實驗,實現了部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包括藻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機物,同時......
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孫自法)哺乳動物下頜關節是何時和如何起源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演化研究論文稱,科研人員對一件2.25億年前的化石樣本進行分析顯示,這種哺乳動物樣下頜關節可能在......
近期,南方多地高溫天氣已經持續多日,不少地方出現35℃以上甚至達40℃的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5日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8月,江淮、江漢大部、江南大部及重慶、四川東部等地高溫日數超過......
中新社上海9月5日電(記者陳靜)記者5日獲悉,中國專家團隊應用前沿交叉研究方法揭示多種養殖哺乳動物中的潛在跨物種傳播風險等,將為構建多維度公共衛生風險評估與新發傳染病預測預報體系提供數據支持。北京時間......
去年,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炙熱的一年。然而,2024年的酷暑更兇猛,7月里竟有4天連續刷新地球歷史上“最熱日”的紀錄。研究表明,極端高溫不僅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現象,令電網不堪重負,而且每年造成近50萬......
8月下旬以來,南方多地持續高溫,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多個市、縣最高氣溫突破月極值。中央氣象臺9月3日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多地遭遇高溫“烤”驗——9月3日11時20分,重慶市氣象臺發布高溫紅色預......
科學家為保護水果和蔬菜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開發的新品種植物讓消費者受益匪淺。圖片來源: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023年,新西蘭T&G Global公司的Tutti蘋果在德國柏林果蔬展上驚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