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2-27 13:05 原文鏈接: 林分尺度人工林碳平衡和經營收益模擬模型構建

    近日,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森林經理學科森林生長與經營規劃團隊董靈波副教授、劉兆剛教授與美國佐治亞大學PeteBettinger教授合作,在《清潔生產雜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林分尺度人工林碳平衡和經營收益的預測和模擬模型,為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人工林碳匯木材的復合經營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悉,我國人工林面積達到7954.28萬公頃,但幼齡林和中齡林面積卻高達70%以上,因此科學合理的經營這部分人工林,不僅有利于實現碳中和目標,還有利于緩解我國嚴峻的木材安全形勢。該團隊通過整合現有森林生態系統內部和外部各碳庫的累積、周轉和釋放過程,構建了一種林分尺度人工林碳平衡及其經營收益的動態預測和模擬模型,并系統模擬、評估和比較了不同碳計量策略對長白落葉松人工林最優經濟輪伐期的影響。研究發現,碳匯木材復合經營下長白落葉松人工林的最優經濟輪伐期隨立地指數、初值密度和貼現率的增加而降低,但隨著碳價格的增加而增加。在當前碳交易市場背景下,不同碳計量策略對長白落葉松人工林的最優輪伐期和經濟收益影響不顯著,但在《巴黎協定》增溫控幅1.5℃約束下,其輪伐期的最大差異達到13年,且其單位面積碳儲量增和大徑材比例將分別增加15%和120%左右。因此,提升大徑材比例是全面提升人工林碳匯能力和延長碳固持的重要舉措。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和黑龍江省頭雁團隊項目共同資助。


    相關文章

    助推雙碳戰略,中國綠色投資規模去年已達2.6萬億

    2023中關村論壇期間,“雙碳戰略與綠色金融”平行論壇于5月27日舉行。來自政府機構、國際組織、知名企業和投資機構的代表,圍繞碳中和與綠色產業發展、儲能等綠色技術創新、碳市場與綠色投融資等議題展開深度......

    利用甲酸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材料

    鑒于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碳捕獲,即從大型排放源中封存二氧化碳,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已經發生了數百萬年,但其能力遠遠不足以補償人為的排放。甲酸鹽可以被設想為碳中性生物經濟的核......

    常溫常壓下實現二氧化碳的捕獲與釋放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劉波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徐強教授與國際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有前途的碳捕獲和存儲方法,首次用二氧化碳作為客體分子模擬二氧化碳水合物結構,使用廉價的硫酸胍與二氧化碳共結晶形成......

    監測“城市呼吸”,助力“雙碳”目標

    “城市和人一樣也會‘呼吸’,吸入氧氣并呼出二氧化碳。”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西部生態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黃建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往我們更多關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所當然地認為氧氣......

    南京林業大學:課堂從實驗室搬到山林間

    “以往我們上森林資源調查課,就是拿著尺子去學校后山樹木園中測量,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測得準。現在可不同了。”在南京林業大學“智慧林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虛擬教研室”大屏幕上,區域內的林業場景一覽無余,同學們在......

    中歐協副會長代軍楊:“雙碳”帶來中歐合作新機

    近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專題推介會暨中歐協會春季交流會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期間,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以下簡稱中歐協)副會長代軍楊在接受《中國科學報》等媒體專訪時表示,在“雙碳”目標之下,......

    達能全球CEO:與中國“雙碳”行動同頻共振

    3月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北京舉行。在主題為“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方案”的分論壇上,達能全球首席執行官盛睿安(AntoinedeSaint-Affrique)分享了達能在應對氣候變化方......

    江桂斌:環境資源界融合智慧關注雙碳新污染物等

    時隔30年,全國政協再次新增界別。“新設‘環境資源界’有什么深意?”記者在兩會期間專訪了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研究闡明中國森林碳儲量時空變化格局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閆俊華聯合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樊磊等科研人員,利用微波和光學遙感估算中國森林碳儲量時空變化格局。相關研究發表于《國際遙感學報》(JournalofRemoteSen......

    創新新型能源科技,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能源電力必須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在2月9日召開的“2022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主會場”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指出,“實現能源電力轉型,必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