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對人類健康的價值毋庸置疑,但抗生素耐藥是對目前的治療資源產生嚴重威脅。通過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對致病菌的選擇性壓力,確定哪種抗生素治療策略能夠實現上述目標,已經成為國際問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包括多種循證措施,如選擇適當的抗生素方案,包括劑量、療程及用藥途徑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期,我們對于上述措施的理解有了重要進展,但與真正了解對于ICU的重癥感染患者如何才能最佳使用抗生素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盡管目前的共識是,針對感染患者,必要時醫生應當確保正確的抗生素種類、正確的藥物劑量以及正確的用藥時間,但在病房的治療策略仍不清楚。
在眾多的治療策略中,有2種策略即抗生素的輪替及混用。抗生素輪替指在既定的時間內主要使用一種抗生素作為一線治療,此后輪換為另一種選擇性特征不同的抗生素。抗生素混用指當每一名新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時均改變抗生素。
哪種抗生素處方策略導致的耐藥風險最低?
這是一個重要,但開放的臨床問題。實驗室研究結果提示,改變藥物對細菌的生長和適應產生負面影響。理論家對這一問題探討了數十年,盡管抗生素輪替還不斷得到理論支持,但研究表明抗生素混用與輪替在臨床上難以區分,因此最初對于抗生素混用的熱情逐漸消退,。
為更好理解抗生素混用降低耐藥革蘭陰性菌風險是否優于抗生素輪替,Pleun Joppe van Duijn及其同事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報告了8項在歐洲ICU中進行的一項群組隨機交叉試驗結果。主要終點為病房中感染耐藥革蘭陰性菌(定義為攜帶ESBL基因陽性腸桿菌科細菌,或腸桿菌科細菌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藥,或不動桿菌屬和銅綠假單胞菌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烯耐藥)的患病率變化。通過每月時點患病率篩查培養發現,在抗生素輪替階段4069例患者在ICU期間745例滿足主要終點,抗生素混用階段4707例患者中的853例滿足主要終點。由于研究并非在患者水平而是在醫院水平進行隨機分組,研究者對統計分析進行調整,對患者及ICU相關混雜因素進行校正。
本研究為實效性試驗,主治醫生可因安全性考慮決定偏離治療方案,并決定是否使用聯合抗生素治療,包括非研究抗生素。
研究者發現,兩組患者抗生素使用并無差異,抗生素輪替組與混用組中研究抗生素分別占所有抗生素的42%和43%。對于主要終點,即使通過混合效應分析采用患病率比值對可能的混雜因素進行校正后,研究者仍未發現耐藥革蘭陰性菌的平均患病率存在顯著差異(抗生素輪替階段攜帶率168 [23%] 例患者 vs 抗生素混用階段攜帶率184 [22%] 例患者)(1·039, 95% CI 0·837–1·291, p=0·73)。各個亞組分析均無顯著差異。這些結果強烈提示,與抗生素混用相比,抗生素輪替對于減少耐藥革蘭陰性菌的出現并無益處。
這項試驗結果究竟告訴我們什么?
研究為陰性結果,但研究發現與理論相一致。然而,如果研究質量很高(說明研究有足夠的統計學把握度避免II類錯誤,研究方案依從性很高,并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分析對可能的偏倚進行校正),那么,即使結果為陰性,研究本身仍然很有意義。van Duijn及其同事報告的試驗即符合上述標準。在這項研究的方案中,研究者預先確定了統計分析計劃,準備采用具有足夠把握度的不同敏感性分析以確定是否存在治療效應。盡管存在兩項主要偏離(一項系由于缺失時點患病率信息導致數據被排除,另一項因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白桿菌暴發流行導致洗脫期延長),但研究方案依從性很高。因此,沒有理由相信進行另一項試驗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然而,降低ICU中耐藥革蘭陰性菌患病率仍然至關重要;我們迫切需要找到經過臨床研究證實有益的新策略。目前,我們仍需強調患者水平的現有措施,包括改進手衛生,通過宿主反應標志物(如降鈣素原)及其他致病標志物選擇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療的患者。
12月2日,默沙東(MRK.US)的抗生素組合注射用亞胺西瑞(亞胺培南500mg+西司他丁500mg+瑞來巴坦250mg)在華獲批上市。根據臨床試驗進展,推測此次獲批的適應癥為呼吸機相關性細菌性肺炎(......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交叉創新研究院修復生態學研究團隊在光催化降解抗生素領域取得進展,以活化生物炭(ACB)為載體,通過水熱反應聯合化學共沉淀法研發了新型N,S共摻雜生物炭基Ag3PO4復合光催化劑(......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發表論文說,2025年至2050年間,全球預計將有超過3900萬人死于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人員17日表示,抗生素耐藥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必須采取......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ofAllergyandClinicalImmunology上題為“Microbialintestinaldysbiosisdriveslong-termalle......
現實中,醫生通常會在術前為剖腹產女性患者使用預防性抗生素,以防止手術部位出現感染。但有人擔心,如果藥物在臍帶被切斷之前通過臍帶到達嬰兒體內,這些抗生素是否會對新生兒及其腸道微生物群產生負面影響。近日,......
大約100年前,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與細菌之間生死搏斗的歷史。隨后,科學家又相繼研制出一系列抗生素。這些藥物曾在一段時間內,幫助人類贏得了對抗細菌感染的斗爭。但隨著新抗生......
大約100年前,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改變了人類與細菌之間生死搏斗的歷史。隨后,科學家又相繼研制出一系列抗生素。這些藥物曾在一段時間內,幫助人類贏得了對抗細菌感染的斗爭。但隨著新抗生......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記者張夢然)人類腸道內平均含有約100萬億個微生物,其中許多微生物都在不斷爭奪有限的資源。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在微生物的爭奪中看到了開發新型抗生素的潛力。合作......
抗生素耐藥是現代醫學的一個重大挑戰。了解細菌對抗生素的響應對理解耐藥的產生至關重要。許多病原細菌在感染過程中以群體形式存在。細菌群體常表現出空間異質性,群體中不同空間區域的細菌處于出不同的生理狀態,這......
標題:Reviewonantibioticpollutiondynamics:insightstooccurrence,environmentalbehaviour,ecotoxicity,an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