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7月1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峰會在江蘇宜興閉幕。
大會現場
大會主席顏光濤
大會主席顏光濤致閉幕詞。顏光濤主席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峰會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合作交流平臺,眾多專家學者的演講為標記免疫分析的發展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希望各位嘉賓能圍繞專委會“跨界融合創新轉化,精準高效自主智能”的主題,繼續推動學科、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會議主持人:中國計量院化學計量和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李紅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驗醫學科主任應斌武
江蘇省臨床檢驗中心常務副主任許斌
江蘇省臨床檢驗中心常務副主任許斌帶來了題為《臨床免疫學檢驗性能與應用》的精彩報告。醫學實驗室以提供人類疾病診斷、管理、預防和治療或健康評估的相關信息為目的,對來自人體的材料進行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化學、血液免疫學、血液學、生物物理學、細胞學、病理學、遺傳學或其他檢驗的實驗室,引入分析系統是為了達到檢驗目的,及實現臨床應用價值。15015189對檢驗程序的選擇、驗證和確認都有相應的規定、但是其并沒有強調CUT OFF值得驗證。報告介紹了《臨床酶免疫測定技術》中的有關公式,對CUTOFF值的驗證方法及驗證適用范圍做了詳細的闡述,為臨床上對CUTOFF值的驗證提供了指導性建議。
澳門診療技術員協會會長郭昌能
澳門診療技術員協會會長郭昌能帶來了題為《尿液檢測的過去、現在及將來》的精彩報告。尿道感染是被細菌或真菌侵入泌尿系統的感染癥,每年約有1.5億人發生尿道感染,為全球第二主要的感染疾病。尿道感染主要引起尿道炎和膀胱炎,延誤治愈可能會引發腎孟腎炎、腎結核及急性腎衰竭等,嚴重的更會造成敗血癥和菌血癥而導致死亡。雖然尿道感染可以透過抗生素治療,但由于現代醫療對抗生素的依賴,引致抗生素的濫用及使用不當的情況日益嚴重,造成抗藥性細菌不斷產生,對感染癥的治療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臨床尿液檢驗、尿液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成為治療尿道感染不可或缺的步驟。報告介紹了Sysmex的全自動尿液分析儀UF4000,該儀器能快速提供尿液有形成份的分析結果,并且能提供尿道感染及細菌革蘭氏染色的信息,探討其尿道感染及革蘭氏染色的信息作為臨床初步報告的可能性。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郭晨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郭晨帶來了題為《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檢測中的應用》的精彩報告。報告指出磁性納米顆粒般由鐵、鈷、鎳等金屬氧化物組成的磁性內核及包裹在磁性內核外。高分子聚合物/硅/羥基磷灰石殼層組成。最常見的核層由具有超順磁的Fe304制成,有磁導向性(靶向性)。在外加磁場作用下,可實現定向移動,方便定位和與介質分離。最常見的殼層由高分子聚合物組成,殼層上偶聯的活性基團可與多種生物分子結合,如蛋白質、酶、抗原、抗體、核酸等,從而實現其功能化。隨著納米材料科學的飛速發展,磁性納米材料在醫學領域展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蘇州博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虞留明
蘇州博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虞留明帶來了題為《新代全自動屎液分析系統》的精彩報告。報告指出蘇州博源計劃打破常規,開發出一套能夠提供尿液全定量檢測結果的分析系統,從而優化尿液的檢測,為實驗室提供全面的尿液定最分析解決方案。同時這也是國內外臨尿檢驗行業的發展趨勢,有著廣闊的市場前限和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主持人: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所主任黃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主任關秀茹
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賴力鵬
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賴力鵬帶來了題為《人工智能在醫藥領域的應用》的精彩報告。報告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在近年來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教育、 金融、安全、醫藥等領域都產生了廣泛的應用。機器學習方法的深入研究促生了不計比數的高質量預測模型,對于從業人員進行復雜決策,挖掘深層次數據信息,拓展思路提供了強有力的智能化工具。特別是在醫藥健康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在新生物標志物發現,新靶點發現,新藥物發現,藥物結構優化,實驗方案設計,臨床數據分析,精準醫療,輔助診療,慢病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在價值,為從業者更好地進行工作、研究現供便刊和高效的輔助。報告將向大家介紹人工智能技術的特點,發展情況,并從幾個具體例子出發,結合醫藥明發中存在的挑戰和機會,分析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醫藥領城的典型應用。
本次峰會除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外,還組織了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常委會會議、優秀青年論文評選、威特曼杯乒乓球比賽等活動。大會主席顏光濤、副主席李紅梅、李永哲、應斌武、黃穎等嘉賓為新增常委和各獎項獲得者頒發證書。
新增常委頒獎
青年學者優秀論文頒獎
威特曼杯乒乓球比賽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