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礦區的生態環境一直備受關注,通常認為開發必然破壞環境。近期,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自然資源陜西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聯合承擔的一項研究發現,區域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可以協同發展。
該項研究以“榆林煤炭開發對水土保持的影響”為題,通過實地調研、資料收集和多源多時相遙感監測的大數據分析等方法,對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三十年榆林煤炭開發和水土保持工作及其相互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結果顯示陜西榆林的生態環境卻隨煤炭開發日益趨優向好。
榆林市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過渡帶,其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南部為丘陵溝壑區,氣候干旱多風、生態環境脆弱。上世紀以前廣種薄收的小雜糧種植與過度放牧一度使該地區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最嚴重時植被覆蓋度僅為1.8%,沙塵暴頻發,水土流失占到黃河陜西段總輸沙量的2/3。
進入新世紀,生態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基本國策,榆林植被覆蓋度不斷增加,植被“綠線”明顯向北推移,逐步實現了“沙進人退”到“植進沙退”的歷史性逆轉,榆林市植被覆蓋度平均比上世紀90年代提高38%,達到52%。
榆林植被覆蓋率的增加與降水量增加也有關系。研究統計顯示,過去三十年榆林市中小雨降水頻次及降水量顯著增加,占到榆林市年度降水總量的70%以上。降水有利于區域植被恢復,而植被恢復后又增加了對降水的攔蓄能力,大部分降水就地攔蓄入滲,減少了水土流失。榆林主要流域年平均輸沙量僅占歷史最高水平的2.8%,黃河泥沙量顯著降低。
研究表明,榆林植被覆蓋率的增加還與經濟結構優化和生態治理不斷加強有關系。隨著煤炭等優勢資源開發,榆林逐漸由傳統農牧業型向新興資源型轉變,地區產業結構明顯變化,經濟社會長足發展,特別是資源經濟驅動下的第三產業以及林果和設施農業發展,有力推動了植被恢復和水土保持事業發展。
領銜這項研究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王朝輝認為,過去三十年的榆林實踐表明,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與保護政策指引下,資源開發、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可以兼容并蓄、協同發展。
日前,第三屆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在北京召開。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論壇上表示,某種意義上來說北京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經進入一個平穩期。在這背后離不開北京市在政策端的重視。......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9月13日印發《深圳市生態環境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操作規程》,對于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審核立項、項目驗收及監督管理等工作作出詳細規定。深圳市生態環境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操作規程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征求意見稿)》等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征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
關于發布2024年度湖南省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制項目榜單(生態環境領域)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化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支撐,助力“美麗湖南”建設,決定2024年在生態環境領域......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2024年7(至)8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項目名......
近日,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監測能力建設(一期)項目”實驗室儀器設備更新采購項目公布,共分3個采購項目公開招標,總采購預算1755萬元。項目概況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監測能力建設(一期)項目”實驗......
日前,由廣東省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牽頭,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支撐編制的《深圳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4—2027年)》(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已......
經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了《上海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這標志著上海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各部直屬單位:為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監測培訓質量和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培訓教師的授課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發展中心、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