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境污染以及事故角度,對不同電力能源所造成的死亡與疾病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核電幾乎是迄今最安全的能源來源。
報告稱,每一萬億度核電所造成的死亡率僅為0.003,而火電死亡率是核電的15倍。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核事故。聯合國[微博]八個機構共同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在事故發生后20年里,因核輻射導致的癌癥致死人數為50人。共有100位科學家參與此次調查。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共有80萬人受到了核輻射影響,這些人中最多會有4000人最終死于輻射誘發的癌癥。
任何死亡都是悲慘的,但所有能源來源都有缺點。核能源要遠比人們想像得更為安全,最有力的證據來自日本。
在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扔下了原子彈。在10萬幸存者中,大約有5000人因輻射早死,占比0.5%(原文如此)。對幸存者長達60年的研究結果顯示輻射的風險出人意料之外得低。
氣候變化專家、前美國國家航天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所長漢森堅定認為核電能夠拯救生命。事實上,核電已經讓180萬人避免了因空氣污染而死亡。
在福建省南部,有一座名叫云霄的小城。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在這座小城誕生、成長,它承載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從并跑到領跑的戰略使命,始終以安全為中心。“華龍一號”的批量化建設首個項目——......
楊長利認為,我國核電目前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更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基礎,他向大會提交提案: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以上機組;拓展空間布局,在清潔基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今天(2月17日)上午9:30,位于福建漳州的“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機組完成外穹頂吊裝。“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它的建設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位于海南昌江的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反應堆“玲龍一號”核島安裝工程正式開工。本次實施的項目為反應堆廠房管道支吊架安裝子項,是連接核島、常規島的基礎設施。“玲龍......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在1日舉行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上介紹,截至2022年6月,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3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一。今年已核準10臺核電機組。預計未來五年,我......
位于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里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
從1970年開展“728工程”算起,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從30萬千瓦級的秦山核電站,到百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再到小堆玲龍一號,折射出中國核工業的滄桑巨變。日前,記者來到福建福清和海南昌江......
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核電安全監管司司長湯搏9日介紹,截至2022年6月,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4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運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二。他是在當天舉行的第29屆國際核工程大會開幕式上介紹這一......
名稱關于山東海陽核電項目3、4號機組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的批復索引號000014672/2022-00239分類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06-22文號環審〔202......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迅速增長的人口加上城市化和工業化導致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當前的挑戰在于,在滿足這些能源需求的同時控制全球變暖。這是化石燃料所無法滿足的。為了減輕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退化和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