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1-29 10:29 原文鏈接: 核電政策成為日本大選新焦點

      日本滋賀縣的女知事嘉田由紀子27日宣布組建新政黨――“日本未來黨”。這不僅使參加此次日本眾議院選舉的政黨增加到14個,而且還使選舉爭論的焦點逐漸轉向核電政策。因為日本未來黨最優先提出的政策就是“去核電化”。此次眾議院選舉是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后的首次決定日本政權的大選,飽受核泄漏事故之苦的日本選民最終將作出何種選擇備受關注。

      自野田佳彥首相16日宣布解散國會并決定于12月16日舉行大選之后,民主黨、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一直是選戰的主角。民主黨雖然上臺執政只有三年多的時間,但已顯現出氣數已盡的景象。三年前被民主黨趕下臺的自民黨摩拳擦掌,準備在此次選舉中重登權力寶座。近兩年日本政壇的風云人物――大阪市長橋下廝率領的日本維新會勢頭極盛,在多項民意調查中的表現甚至超過了民主黨。這一期間各派政治勢力爭論的焦點主要是金融和外交政策。特別是自民黨在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領導下回歸保守本色,在競選綱領中提出了創建國防軍、加強領土警備,以及開展敢于主張的外交等一系列強硬的政策。日本維新會在吸納了石原慎太郎組建的太陽黨之后,在外交上也變得火藥味十足,石原在會見記者時甚至表示日本應該考慮研制核武器。

      縱觀日本選戰,感覺日本政界似乎已經把去年那場罕見的大地震以及影響深遠的核電站事故拋到了腦后。直到27日嘉田知事組建日本未來黨,并明確提出要爭取在10年后實現零核電的目標后,有關核電政策的爭論才逐漸成為選戰的主要議題。

      到目前為止,日本主要的幾個政黨都不愿在核電問題上過多表態。福島核電站事故是在民主黨執政時期發生的,事故影響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與當時的菅直人政權有很大關系。盡管菅直人政權后來制定了擺脫核電站的政策,但野田政權又迫于經濟界的壓力重啟了大飯核電站的兩個機組,在去核政策上有所倒退。而日本所有的核電站都是在自民黨執政期間建立的,自民黨雖然知道當前日本民眾對于核電站比較反感,但礙于黨內利益團體的抵抗又不能明確提出“去核電站化”的政策。橋下卦本是個激進的反核派,但在日本維新會吸納了太陽黨并由石原擔任黨首后,去核態度明顯軟化。

      日本國內圍繞核電政策仍然存在著激烈的爭論。擁核派認為,日本的能源自給率只有4%,約三成的電力供應來自核電,“去核電化”只是一項迎合大眾的政策,并不能確保電力的穩定供應。而一旦作為經濟血液的電力供應出現缺口,將重創日本經濟。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大量停機檢修的核電站不能恢復運轉,電力公司只能增加火力發電,每年需要多花3萬億日元用于購買化石燃料。但不少對福島核電站事故仍心有余悸的日本民眾還是希望能夠盡早擺脫對核電的依賴。正如嘉田所說的那樣,如果僅僅從經濟性的角度去推進核電政策,那么就失去了作為國家的品格,也是不符合地球倫理的。

      不管是否應該繼續發展核電,作為一個剛剛發生過重大核事故的國家,如果在大選中缺少有關核電政策的辯論顯然是不太正常的。日本媒體對于明確主張“去核電化”的嘉田新黨的出現普遍持歡迎態度,因為這將促使既有的各政黨進一步明確其核電政策,日本民眾在投票時也更加方便選擇。

    相關文章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志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

    第三代甲醇制烯烴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能源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驅動力,在中國,能源安全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更是日益凸顯。中國富煤、貧油、少氣,想要擺脫受制于人的境地,很多人將希望寄托于煤化工的發展。11月9日,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

    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有哪些?

    新能源車型的電池是一臺車的核心。但是電池的材料有哪些呢?電氣化交通浪潮的興起,影響的不僅是松下、GS湯淺等電池供應商,也波及到了電池材料供應商,得意者有之,失意者也不在少數。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新能源......

    “十四五”儲能產業展望:新基建將拉動儲能產業增長

    4月8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十四五”時期我國儲能產業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展望》),認為我國儲能產業已經步入商業化初期,“十四五”期間將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

    湘潭大學研究團隊提高能源系統“智能化”

    能源系統是巨復雜系統,智能運行、能源互聯與多能協同是當前能源系統研究的重要前沿。與常規能源系統各類能源獨立運行相比,綜合多能源系統包含氣、電、冷、熱、蓄、新能源等協調互濟,梯級應用,系統的復雜性遠高于......

    國自然與美基金委“食品、能源、水”關聯合作項目指南補充

    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食品、能源、水”系統關聯合作研究項目指南的補充說明由于2020年度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代碼調整,現將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

    切實抓好煤炭兜底保障進一步向資源富集地區集中

    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深入推進煤炭結構性去產能,組織實施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分類處置,關閉退出落后煤礦450處以上。淘汰關停2000萬千瓦煤電機組,超額完成去產能任......

    中科院與陜西省攜手共建打造我國能源新體系“實驗田”

    近年來,陜西時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在推動兗礦榆林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建設,這是以高溫費托合成技術為核心的生產高端化工品為主的煤炭清潔利用項目,在其推進過程中,該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董滿祥越......

    謝克昌: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

    彭蘇萍:“氫潮”而來,理性以待

    “這兩年,氫能在我國掀起了非常大的熱潮。”在日前舉辦的2019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彭蘇萍談起今年8月中國工程院舉行的一場氫能項目咨詢會。會議吸引了國內39個省、市級......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