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10 16:16 原文鏈接: 植物標本的采集和制作實驗——臘葉標本的采集與制作

    實驗材料

    植物枝條

    儀器、耗材

    報紙標本夾采集袋枝剪和高枝剪小鏟子手鋸號牌野外記錄簽和定名簽放大鏡海拔表(或 GPS 定位儀)

    實驗步驟


    (1) 根據采集目的和要求,確定采集時間和地點


    如各種植物的生長發育時期有長有短,因此必須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采集,才能得到各類不同時期的標本。如木蘭科的玉蘭,在早春開花,花后才長葉,而菊科、傘形科中有些植物在深秋才開花結果。另外,不同生態環境生長著不同的植物,如陽生植物絕不可能生長在陰坡,水生植物一定生長在有水的環境中,因此需根據采集標木的對象確定采集地點。


    (2)植物標本的壓制和整理


    植物標本壓制和整理的目的是使標本在短期內干燥,使其形態與顏色得以固定。壓制和整理標本需注意以下幾點:


    1 妥善保存;采集的標本應及時整修壓制,以免花、葉變形、變色,無法保持原有形狀,降低甚至喪失保存價值。


    2 初步整形;疏去部分過多的枝葉,以免彼此重疊太厚,不易壓平而生據。但整形時要注意保留其分枝及葉柄的一部分,以示原來狀況,保持原有特征。如果葉片太太不能在夾板上壓制,可沿中脈一側剪去全葉 40%, 保留葉尖;若是羽狀復葉,可將葉軸一側的小葉剪短,保留小葉基部和復葉頂端小葉。對天南星科等肉質植物,則先用開水殺死。對球莖、塊莖鱗莖等除用開水殺死外,還要切除一半,然后再壓制,可保其干燥。


    3 壓制:先將一標本夾平放,上置 5-6 層吸水草紙,將已整形的標本置于紙上,草本植物應連根壓入。如果植株過長,可彎折成 "V"或 "N"形,也可選其形態上有代表性的部分,剪成上、中、下=段,分別壓在標本夾內,但要注意編同一采集號,以備鑒定時查對。每份標本的葉片除大多數正面向上外、應有少數葉片使其背面向上用以顯示背面的特征。每份標本上面蓋 2-3 層草紙,再放另一份標本,草紙厚薄可根據標本含的水分多少而增減。當所有標本壓完后,最上面一份標本需蓋上 5-6 層紙,再放上另一塊標本夾,用麻繩將標本夾橫木捆緊。捆標本時,注意四面平展,否則標本壓得不整齊,還會損壞標本夾。將壓有標本的標本夾,放在日光下曬或置于通風處(或用烘干箱烘干)。


    在壓標本時,備標本要按編號順序排列,同時在標本夾上注明標本的編號、采集日期和地點。這樣既有利了將來查找,又可以及時發現在換紙過程中丟失的標本。


    4 換紙:標本壓制頭兩天,每天應換兩次干紙,以后每天換一次即可,直至標本完全干燥為止。換出的紙應曬干或烘干。在第 1-2 次換紙時,對標本要進行整形,使枝,葉展開,不要重疊、折皺。落下的花、果和葉要用紙袋裝起來,和標本放在一起,以免翻壓丟失。在換紙時,植物根部或粗大部分要經常調換位置,不可集中一端或中央致使高低不均,使標本壓不好。


    5 植物標本消毒和裝訂


    (1) 消毒方法:標本在上臺紙裝訂前要進行消毒,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標本放進消毒室或消毒箱內,將敵敵畏或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混合液置于玻璃皿內,利用蒸氣熏殺標本上的蟲子和卵,約 3d 后即可取出上臺紙;另一種是將已壓干的標本置人 0.4%升汞酒精溶液 (95%酒精 1000mL 加 4g 升汞)中浸泡 0.5-2min( 視莖葉花果的厚薄而定),然后取出放下紙中并勤換紙至干燥,方能裝訂在臺紙上(注意:升末為劇毒藥品,用時注意防毒)。


    (2) 上臺紙:壓好的標本,為了長期保存和便于利用,應裝訂在臺紙上。臺紙一般用30cmx40cm 的硬磅紙,紙面最好為白色。裝訂時按以下步驟進行:


    ①取一張臺紙,平整放于桌面上,然后把選好已消毒的標本放在臺紙適當的位置下,才1下角和左上角都要留出貼定名標簽和野外記錄簽的位詈。在裝訂前,標本還需進行最后一次整形,將太長或過多的枝、葉、花果剪去。


    ②用針線將標本訂在臺紙上,先訂粗大枝條,再訂小枝和葉,較大的葉司在背面涂少量膠水貼緊。也可用小刀沿標本各部位適當位置切出數個縱向切口,再用具有韌性的臼紙條從切口穿入,從背面扣緊,并用膠水在背面貼牢。上臺紙時最好不用糨糊,因糨糊容易生蟲,損壞標本。


    ③凡在壓制中脫落下來應保留的葉、花,果可按自然若生情況裝訂或用透明紙袋,貼于臺紙一角。


    ④單獨干制的地下部分或過大的果實也應裝訂在臺紙上


    ⑤填寫經正式鑒定的定名標簽。


    ⑥按標本號復寫一份采集記錄,貼于臺紙左上角。


    6 臘葉標本的保存:凡,經上臺紙和裝入紙袋的高等植物標本,經正式定名后,都應放入標本柜中保存。標本柜以鐵制的最好,可以防火,但價格貴,因此多采用木制標本柜。通常采用二節四間的標本柜,柜分上下二節,這樣易于搬動。每節大小約為高 80cm, 寬 75cm, 深 50cm,每節分成兩大格,每格再以活板隔成幾格,上節的底部左右各裝活動板一塊,用時可以拉出,供臨時放置標本用。每格內可放樟腦防蟲劑,以防蟲蛙,臘葉標本在標本柜內排列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按系統排列。各科排列順序可按現在一般較為完整的系統,如哈欽松系統、恩格勒系統等,查找起來較為方便,目前一些枝大的標本室都是采用此種排列方式。


    二是按地區排列。把同一地區采來的標本放在一起,這樣對研究某地區植物或野生資源植物的調查比較方便。但在地區內仍要遵照系統或拉丁字母順序排列。


    三.是按拉丁宇母順序排列。這種排列方式對熟悉拉丁學名的入,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以上各種方式,可根據不同情況、不同需要來采用。

    展開 
    注意事項


    ①根據采集目的,選擇正常、無病蟲害、具該種典型特征的植株作為采集對象。


    ②采集完整的標本:除營養器官外,還必須具有花或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因為花果是鑒定植物的重要依據。木本植物剪取帶花或果的枝條長 25-30cm, 以中部偏上枝條為宜。對先花后葉的植物,應在同 株上先采花,后采枝葉。雌雄異株植物,應分別采取雌株和雄株,以便研究鑒定。


    ③草本植物應采集帶根的全草,即要挖取地下部分如根莖、匍匐枝、塊莖或根系等。如果標本較長,則折成 "N"字形收壓起來或分成幾段,上段帶有花果,中段帶葉,下段帶根,將幾段匯成一份標本,并記錄全草高度,掛上號牌。


    ④有些植物,一年生新枝上的葉形或其他特征和老枝上的不同,如毛白楊幼葉和老葉,因此幼葉老葉都要采。木本植物樹皮顏色和剝裂情況是鑒定植物的依據,因此應剝取一塊樹皮附在標本上。


    ⑤在剪取藤本植物作標本時,應注意表示它的藤本性狀。


    ⑥對寄生植物,需連同寄主一起采下,如菟絲子、列當等。并要分別注明寄主或附生植物種類、形態,同寄生植物關系等記錄在采集記錄上。


    ⑦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纏繞重疊,失去其原來形態,如金魚藻等。采集此類標本時,可用硬紙板從水中將其托出,連同紙板一起壓人標本夾內,這樣可保持形態特征的完整性。


    ⑧采集標本份數,每種植物一般要采 2-3 份,給以同一編號,每個標本上都要系上號簽。采集標本時應注意愛護資源,特別是稀有植物。


    ⑨對人類有毒,易于過敏的植物,采集時要慎重。


    ⑩必須及時認真作好野外記錄,如植物產地、植物土名、用途、生長環境、海拔高度、性狀,葉、花果的顏色,有無香氣和乳汁,以及采集日期等都必須記錄,否則會影響標本鑒定的正確性。在野外采集標本時,應盡可能地隨采、隨記錄和編號,以免過后忘記或錯號等。野外記錄的編號和號簽上編號要一致。采回后應根據野外記錄簽上的記錄,抄在固定記錄本上,作為長期保存和備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