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儀器藥品
試管,毛細吸管,剪刀,移液管,鑷子,次甲基藍。
二、實驗步驟
1. 首先配制一系列濃度遞增的蔗糖溶液(0.1、0.2、0.3、0.4、0.5、0.6、0.7、0.8M)。取上述溶液各10毫升分別注入8只試管中,各管都加上塞子,并編號。按編號順序排成一列,放在試管架上作為對照組。
2. 另取8支試管編好號,按順序放在試管架上,作為試驗組。然后由對照組中各試管中分別取溶液4ml,移入相同編號的試驗組試管中,再將各試管都加上塞子。
3. 用剪刀將白菜葉或馬鈴薯剪成大小相等的小塊,40塊,向試驗組的每一試管中各加相等數目的小塊,塞好塞子,放置3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搖動數次,到時間后,向每試管中各加次甲基藍粉末少許,并振蕩,此時溶液變成藍色。
4. 用毛細移液管從試驗組的各試管中依次吸取著色的液體少許,然后伸入對照組的相同編號試管的液體的中部,緩緩放入一滴藍色試驗溶液,并觀察小液流移動的方向。如果小液流向上移動,說明溶液從細胞液中吸出水分而被沖淡,比重比原來小了,如果小液流向下,則說明細胞從溶液中吸水,溶液變濃,比重變大。如果液流不動,則說明試驗溶液的密度等于對照溶液,即植物組織的水勢等于溶液的滲透勢。記錄小液流不動的試管中蔗糖溶液的濃度。
5. 半小時后,重復測定一次。
計算水勢值:D=P(巴)
P=-RTiC
P:表示滲透勢。以巴的負值表示(1.013巴等于1大氣壓)
R:表示氣體常數0.083·Lbax/M·K
T:表示絕對溫度:即273℃+t°(當時實驗溫度)
i:表示解離系數:蔗糖等于1
c:表示等滲溶液的克分子濃度。
所以:P=-0.083×(273℃+t°)×C 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