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性
(1)腎實質性高血壓 腎臟病變的發生常先于高血壓或與其同時出現;血壓水平較高且較難控制、易進展為惡性高血壓;蛋白尿/血尿發生早、程度重、腎臟功能受損明顯。
(2)腎動脈狹窄 ①惡性或頑固性高血壓;②原來控制良好的高血壓失去控制;③高血壓并有腹部血管雜音;④高血壓合并血管閉塞證據(冠心病、頸部血管雜音、周圍血管病變);⑤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的血清肌酐升高;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降壓幅度非常大或誘發急性腎功能不全;⑦與左心功能不匹配的發作性肺水腫;⑧高血壓并兩腎大小不對稱。
2.內分泌性
(1)原醛癥 臨床多表現為:夜尿增多、下肢乏力或周期性麻痹、伴有持續性或利尿劑引起的低血鉀(血鉀<3.5mmol//L)、腎上腺意外瘤等。
(2)嗜鉻細胞瘤 典型的嗜鉻細胞瘤三聯征,即陣發性“頭痛、多汗、心悸”,可造成嚴重的心、腦、腎血管損害;大量兒茶酚胺進入血液致高血壓危象、低血壓休克及嚴重心律失常等“嗜鉻細胞瘤危象”。
(3)庫欣綜合征 表現:①向心性肥胖、水牛背、鎖骨上脂肪墊;滿月臉、多血質;皮膚菲薄、淤斑、寬大紫紋、肌肉萎縮;②高血壓、低血鉀、堿中毒;③糖耐量減退或糖尿病;④骨質疏松、或有病理性骨折、泌尿系結石;⑤性功能減退,男性陽痿,女性月經紊亂、多毛、不育等;⑥兒童生長、發育遲緩;⑦神經、精神癥狀;⑧易感染、機體抵抗力下降。
(4)肢端肥大癥 表現為額部低平寬大、下頜骨大、前突,四肢寬大、骨質疏松、皮膚增厚、多汗、皮膚油脂多、持續性頭痛等。
3.其他
(1)主動脈縮窄 主要表現上肢高血壓,而下肢脈弱或無脈,雙下肢血壓明顯低于上肢(ABI<0.9),聽診狹窄血管周圍有明顯血管雜音。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睡眠打鼾,頻繁發生呼吸暫停的現象。
(3)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臨床表現病程長而緩和,皮膚黏膜呈暗紅色,血栓形成或靜脈炎、體重下降、牙齦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痛風、脾大等。
(4)藥源性 血壓升高與某些藥物服用有關,主要包括:①激素類藥物;②中樞神經類藥物;③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④中草藥類等。
(5)單基因遺傳性疾病 臨床表現各異,詳見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