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老化和慢性疾病等生理病理變化,MODSE臨床表現與中青年MODS有明顯不同,呈現以下體征:
1、常在器官功能受損基礎上發生
單純的增齡因素可使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普遍下降1/3,所患慢性疾病進一步使受累器官功能下降,據統計中國MODSE中,人均患2.4種重要的慢性病,多者達9種,這些器官一旦受到誘發因素刺激,其功能將急劇惡化,發生連鎖反應,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2、感染和慢性病急性發作是常見誘因
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常是主要誘因(占64%—74%),慢性病急性發作亦是主要誘因,其中心腦血管急癥多見(9.3%),其他有消化道出血、敗血癥、手術和創傷、腎毒性藥物等。
3、器官衰竭順序與原患慢性病相關
首發無器官和順序與原有器官功能受損程度密切相關,以肺、心居首,其次為腦、腎、胃腸和肝等。
4、臨床表現不平行,易延誤診治
MODSE時,其臨床表現與衰竭器官受損程度并非平行,病理變化嚴重但臨床表現去較平緩,這是因為機體免疫能力下降,對長期多種刺激(如低血流灌注、慢性炎癥、感染等)產生了一定的耐受性或適應性。
5、病程遷延,反復發作
中青年MOSD多在短期內(24~72h)幾乎同時出現多個器官衰竭,起病急驟,轉歸較快(1—2周內恢復或死亡)。MODSE則多起病隱襲,發病時間(誘因至MODSE的時間)約80%在1周以上,22.1%在2周以上,病程遷延,有時可遷延數月甚至數年,并可反復發作。6、受累器官多且難以完全逆轉老年患者受累器官明顯多于中青年患者,病死率亦隨器官衰竭的增多而增高,由于這些器官衰竭多發生在老化和慢性疾病的,其損害程度且遷延持久,很難通過治療完全逆轉。
7、并發消化道出血或腎功能衰竭者病死率高臨床觀察到MODSE患者出現消化道大出血和腎共衰竭時,病死率顯著增高,分別為96.3%和90.5%。
8、臨床經過的多樣性
根據MODSE臨床經過的差異,分為三種臨床類型。MODSE與MODS均具有其中Ⅰ型、Ⅱ型,而Ⅲ型僅發生在MODSE。
Ⅰ型(速發或單相型):多由感染或慢性疾病急性發作,首先誘發單一器官功能衰竭,繼之在短時間內序貫發生2個或2個以上無器官功能衰竭,經治療恢復或死亡,占49.4%。
Ⅱ型(遲發型或雙向型):指在單相型基礎上,雖能短期內恢復,但經過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后,再次發生多器官衰竭,經舊制恢復或死亡,占32.4%。
Ⅲ型(反復或多相型):系在雙相新基礎上,多次發生器官序貫衰竭,最后救活或死亡,占18.2%,此型僅見于MOD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