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缺陷
A、 El缺陷臨床表現可輕或重,表現為3種類型,重癥在出生時即有非常嚴重的乳酸酸中毒,酶復合體活性為正常的15%左右,新生兒期死亡,多有腦實質或基底節病變或腦萎縮。
B、第二種有中度乳酸血癥,但有顯著精神運動性發育遲緩,且隨年齡增長加重部分病例,酶復合體活性約為正常的21%~28%。在基底節和腦干部位有典型Leigh病的囊性病變或腦萎縮。CT掃描可發現皮層萎縮、腦室擴大和基底節密度減低。
C、第三種癥狀較輕,表現為慢性或間歇性共濟失調,通常在進食碳水化合物后引起,而對生酮飲食無異常反應。所有病例均為男性,血乳酸水平可為正常或稍高。患者智力可為正常或有不同程度減低,部分病例有典型Leigh病的腦干損傷表現。
D、Brown等提出部分病人雖無體循環酸中毒,但可能有腦內乳酸酸中毒,因病人腦脊液乳酸濃度高于其血中濃度。
E、X蛋白或E2缺陷。病人可有高氨血癥、乳酸血癥和神經運動發育遲緩。
F、丙酮酸脫氫酶磷酸酶的作用是去除Elα蛋白絲氨酸基團上的磷酸,從而激活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該酶缺乏亦可引起乳酸血癥,臨床表現為典型Leigh病和持續性乳酸酸中毒。
2.丙酮酸羧化酶缺陷
A、 丙酮酸羧化酶缺陷有3種表現,第一種病人較為單純,表現為生后數月出現輕到中度乳酸血癥、智能落后和發育遲緩,有一定的殘余丙酮酸羧化酶活性;
B、第二種病人在生后數天即有嚴重乳酸血癥,伴高氨血癥、瓜氨酸血癥和高賴氨酸血癥,病人一般在3個月內死亡,幾乎完全無丙酮酸羧化酶活性。
C、第三種病人僅報道一例,癥狀輕微,僅有間歇性酸中毒,無精神運動發育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