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人體生命過程的必然階段。”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樊代明在“云南科學大講壇”做主題演講時指出,研究腫瘤要有 “整體觀念”,在探索器官局部的發生癌變關鍵分子事件的同時,要研究癌癥患者人體整體調控的改變。樊代明還指出,建議從胚胎學原理中尋求癌癥解決思路。
“云南科技大講壇”是一項大型公益性科技活動。講壇集中邀請世界知名科學家來云南進行每月一場的演講,至今已有楊振寧、萬鋼、丘成桐、袁隆平等44位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嘉賓到昆明演講,內容涉及物理學、新材料、太陽能、新能源汽車、醫學、裝備制造等領域。
此次,中國著名腫瘤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做客“云南科學大講壇”,更是引發云南醫學界對于腫瘤的大討論。
“人們應該改變對腫瘤的觀念。”樊代明說,惡性腫瘤是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疾病,并由于其泛發性、各年齡組全覆蓋、耗資巨大、難治性甚至不治性成為百年來攻而不克的世界難題。一百年來,抗擊癌癥成為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為長久、最為投入、最為廣泛、最為壯烈的一場全民戰爭,然而,全世界惡性腫瘤的發生人數在逐年增多,治療難度也在逐漸增加。
“然而,我認為腫瘤是人生中間的必然階段。”樊代明說:“如果一個人要活得長久,活到120歲、150歲,你總要長出一個腫瘤。”
樊代明指出,癌癥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是整體調節失常促發局部某種癌變關鍵分子事件的惡果。這種惡果又反作用于整體,形成惡性循環,最后致人于死地。因此,研究腫瘤既要探索器官局部的關鍵分子事件,又要探索癌癥患者人體整體調控的改變,并將二者密切聯系。
樊代明還提出:“腫瘤是一種抗衰老的疾病”。他表示,針對衰老,人體最重要的“搏擊”形式就是細胞增生功能加強,不是全身的,就是局部的,局部的增生就表現為腫瘤,“之所以長腫瘤,是因為對身體有用。”
樊代明認為,這種抗擊衰老的增生機制很像胚胎時期的表現,“同樣都是一個細胞,十個月分裂長成胚胎,是一個生命;十個月分裂形成一個腫瘤,則奪去一個生命。”而腫瘤組織的很多生物學特性都與胚胎細胞相似。從這個意義上講,癌癥患者的局部增生或可看做人體通過局部抗擊衰老而爭取“返老還童”的全身過程。因此,了解胚胎發生學知識,無疑對尋求腫瘤治療思路有極大幫助。
樊代明是中國著名消化病學專家。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第四軍醫大學校長,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此外,還擔任中華消化學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亞太胃腸病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等學術職務,2013年亞太消化大會暨世界消化病大會主席。
關于發布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4年度公開競爭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
關于發布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4年度公開競爭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探索了衰老免疫系統是如何促進腫瘤生長的,為癌癥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見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科學》雜志上。黃色和藍色分別表示表達IL......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探索了衰老免疫系統是如何促進腫瘤生長的,為癌癥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見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科學》雜志上。黃色和藍色分別表示表達IL......
近期,《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癌癥協會的研究,科學家們對2300余萬名美國癌癥患者和730余萬例癌癥死亡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34種癌癥中有17種的發病率在年輕人中猛增,腸癌、腎癌、胰腺癌......
局部實體腫瘤能夠與機體其他器官“對話”,引發系統性/全身性免疫變化。骨髓造血生態系統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腫瘤誘導骨髓髓系偏向造血、導致促瘤性髓系細胞積累就是典型案例。然而,盡管B細胞同樣發育自骨髓......
生活工作中,人們已能感受到生成式AI的強大。但除了覆蓋到日常生活,還有一類領域也正在被AI模型悄悄改變——醫學中的癌癥診斷。革命性的轉變就在眼前。現在,美國哈佛醫學院、斯坦福大學和布萊根婦女醫院聯合團......
當希波克拉底最初使用καρκ?νο?(古希臘語,原意為“螃蟹”)來描述腫瘤時不知能否想象到,兩千年后的今天癌癥依然每年奪去全球上千萬人的生命作為一位腫瘤相關領域的學者他和北大諸多科研工作者共同奮戰在癌......
鐵死亡是一種鐵依賴性的、非凋亡性、程序性細胞死亡,因其獨特的機制在腫瘤治療和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引起廣泛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州醫學所)研究員覃江江課題組、程向東教授團隊聯合研......
記者9月12日獲悉,近日,中核集團控股公司中國同輻旗下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癌癥骨轉移檢測新產品氟[18F]化鈉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準。作為國內首個獲批用于骨顯像的PET顯像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