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8-21 10:39 原文鏈接: 歐盟擬頒能源資助條例凸顯成員國分歧

      據路透社消息,歐盟將在幾周后發布的新條例,可能進一步推進國民稅收資助新核電廠建設的合法化進程,此舉凸顯出歐盟主要成員國之間的態度對立。

      歐盟行政機構——歐盟委員會(以下簡稱歐委會)對該條例的發布仍在考慮中,但英國等幾個歐盟成員國已向歐委會尋求指導,敦促其就國家資助核項目建立起相關法律框架。

      無論內容如何,該框架作為國家資助條例的一部分,都可能激化德國、奧地利等反核國家與英國、捷克等支持發展核技術國家之間的分歧。

      一位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歐委會無意鼓勵國家資助核能項目,但有律師稱,上個月泄漏的一份提案草案顯示,歐委會傾向于允許核電項目融資行為。

      歐委會競爭總司負責主導此次國家資助條例的訂立,該司發言人稱“各成員國發出的任何通知最終還需通過歐委會的逐條分析”。

      有律師表示,雖然歐委會對國家資助條例享有最終決定權,但條例綱要的起草和磋商過程也能推進國家資助新核電廠建設條例的合法化進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僅僅是為了滿足短期的緊急資助。

      在9月22日德國大選后,2014-2020年環境和能源資助條例綱要也將在當月月底左右出臺。在經過各成員國的磋商后,這些綱要預計將于明年在歐委會全體委員會議上審批通過,成立法律體系。

      全球性核工業組織——世界核協會的發言人表示,“要讓歐委會認定核能與可再生能源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必要的能源,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支持者與反對者

      包括多個環保組織在內的核能反對者表示,政府資助核能項目有違歐盟法律原則,同時還將導致政策上的重大變化。

      根據歐盟法律規定,國家資助是專門用來處理那些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不應引發任何不公平競爭。原則上來說,這種資助是為新興技術設立的,例如可再生能源技術,而核能發電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就已開始。

      有評論家認為,國家資助核能項目,尤其是資助特定的幾家在歐建造核電廠的企業,例如法國電力公司和日本日立,將造成市場扭曲,并導致其他能源陷入不利地位。

      綠黨歐洲議會議委員克勞德?圖爾姆斯(Claude Turmes)表示“國家資助核能條例的訂立純粹是偽善的行為。”

      其他形式的資助也遭受了猛烈的批評,例如德國在日本福島核泄漏后將用于核能的公共資金轉而用于風力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就引發了激烈討論。

      那些熱衷于吸引核能投資的國家發現,在核能價格不受國家保障時,開發商們也不再愿意冒險建造核電廠。芬蘭和法國的新核電廠建設已超支數十億歐元,竣工時間延期數年,而日本福島事件后,監管政策的變化也進一步提高了核電廠的建造成本。

      氣候變化機構投資者團體總裁斯蒂芬妮?普法伊費爾(Stephanie Pfeifer)說“新核能設施的建造變得越來越貴,尤其是在福島災難發生后。當前的核能在很多方面都無法與其他能源競爭。”氣候變化機構投資者團體擁有養老金、保險以及包括可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在內價值7.5萬億歐元的社會資產。斯蒂芬妮還表示“沒有政府的支持或資助,核能投資將難以繼續進展。”(1歐元約合8.12元人民幣)

      英國希望通過發展核能,至2020年實現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34%碳排放的目標,并提出了一系列針對能源市場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確保核能的市場最低價格。

      要實現這條政策的合法化,首先需要歐委會通過國家資助條例,但委員會表示,他們至今尚未收到任何正式的申請。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艾德?戴維(Ed Davey)在六月訪問布魯塞爾時向記者表示,他相信英國的新核電廠融資計劃將“很快獲得國家資助”。

      艾德?戴維說“有些國家的核工業規模很大,如果這些國家關閉核電廠,我們絕對無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我也希望單靠可再生能源就能完全替代核能,但說實話我們做不到這點。”

      在捷克,一項由國家來對核能價格進行擔保的類似機制也正在醞釀中。

    相關文章

    碳排放管理員、食品安全管理師等,2021發布的18個新職業

    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新職業信息,包括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企業合規師、公司金融顧問、易貨師、二手車經紀人、汽車救援員、調飲師、食品安全管理師、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電子數據......

    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對中國碳市場發展的影響

    一、引言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換取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規定了它對所有附件1國家溫室......

    英國碳排放量創新低

    3月3日,英國研究機構CarbonBrief發布報告稱,在2010-2019年期間,英國碳排放量總體出現了29%的下降,較21世紀第一個十年減排效果明顯。同時,2019年英國碳排放量同比下降幅度明顯,......

    美國“碳排主力”從煤炭轉向油氣

    美國頁巖革命帶來的油氣產量爆發,極大地推動了本土油氣業的成長,但快速發展的同時伴隨著不容小覷的排放和污染問題。美研究機構指出,在煤炭摘掉“重度排放”帽子、油氣勘探和生產繼續拖減排后腿的情況下,LNG出......

    美國宇航局:衛星圖像顯示中國的污染、碳排放急劇下降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說,衛星圖像顯示,近期,中國的污染急劇下降。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檢查了他們和歐洲航天局衛星收集的數據后說,二氧化氮(NO2)污染的減少最初是在中國中部附近發現的,但最終擴散......

    從吸收變排放?熱帶雨林吸收碳的能力早已經開始下降!

    近日,《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對30萬棵樹木進行了30多年的追蹤,最后得出結論認為,全球熱帶森林從大氣中去除碳的能力正在下降。圖片來源于網絡由利茲大學領導的全球科學合作組織(global......

    碳排放:從增到減究竟有多遠?

    如何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世界各國一直爭論不休。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甩出一顆重磅炸彈: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需要再下降45%,在2050年左右達到“凈零”,才能使全球變暖幅......

    文獻分析|碳稅與碳交易孰優孰劣?

    一、研究背景當前,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的損害及減緩氣候變化已經基本是科學界共識,然而使用何種政策工具來實現減排仍然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碳稅和碳配額交易制度是兩種比較受關注的政策工具,因為形式簡單以及政......

    碳排放核查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分析

    1引言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對于環境具有直接影響[1]。因此,我國對于溫室氣體的排放檢查工作格外重視。碳交易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的核查問題一直是廣大民眾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一般來說,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工作需要經過第......

    我國鋁業生產碳排放研究

    鋁及其合金制品由于其具有質量輕、耐腐燭、易延展的優良特性,在航空、建筑、汽車三大重要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產品和消費數量僅排在鋼鐵之后,是人類使用率最高的金屬之一。而據測算,銷的礦藏存儲量約占地殼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