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條是比利時一大美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可是近期記者發現,布魯塞爾幾家有名的薯條店出售的薯條不那么“好吃了”,品相也蒼白了許多。4月11日,歐盟正式實施一項新的法律,對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做出明確規定,要求所有的食品生產者必須遵守相關規定,否則將面臨法律處罰。
16年前,人們首次發現食品中含有丙烯酰胺,這種化學物質是由“美拉德反應”產生的,即淀粉在過高溫度作用下,會引起氨基酸和糖的反應,最后生成該物質。動物實驗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丙烯酰胺定義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不過根據2010年發表在《食品與化學毒物學期刊》的一項研究報告的數據,丙烯酰胺的致癌劑量大約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2.6微克至16微克。
2015年,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食品鏈污染物科學小組證實,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對所有年齡段的消費者都有致癌風險,是公共健康一大威脅。歐盟起初寄希望于食品工業以及餐飲業能夠自我約束,但收效甚微。有評論指出,“公共健康最終還是敗在了商業利益的手下”。
2017年7月,歐盟成員國表決通過歐盟委員會一項提案,運用法律手段強制食品生產者降低丙烯酰胺的生成。該法律于去年12月11日出臺,為期4個月的過渡期結束后,現在正式具備了法律約束力。
這項法律對一系列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設定了安全水平,如嬰兒食品為40微克/千克;玉米、燕麥、大麥和大米產品為150微克/千克,而其他大多數谷類早餐的安全水平設定為300微克/千克;餅干為350微克/千克;薯片為750微克/千克;速溶咖啡為850微克/千克。
歐盟委員會每三年將對這些安全指標進行一次審查,目的在于逐步降低該指標。由于丙烯酰胺是在高溫加熱的過程中生成,歐盟這項法律對食品生產者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薯條不能炸得過焦、白面包不能烤成深色等。
有評論指出,歐盟責成各成員國貫徹落實這項法律,但由于沒有明確的指導原則,各國在實際操作層面會出現很大不同,其管制效果會有很大差異。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人們對它可能帶來的收益和風險的認識日益深刻。當下,人工智能的跳躍式發展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廣闊前景的同時,也給個人安全和保障帶來很大風險,增加了侵犯人類基本權利的可能性。然而......
2023年2月13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6種不需要審查最大殘留限量的活性物質。 這6種活性物質為綠磺隆(Chlorsulfuron)、氟環唑(Epoxiconazole)、棕色綠......
2023年1月20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消息,應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食品安全局轉基因生物(GMO)專家組就轉基因玉米MON87419用于食品和飼料中的安全性發表科學意見。經過評估,轉基因小......
據歐盟官方公報消息,2023年1月23日,歐盟委員會發布(EU)2023/147號條例,修訂環丙氨嗪(Cyromazine)、苯唑草酮(Topramezone)和氟菌唑(Triflumizole)在某......
自意大利從兩架來自中國的民航班機上檢測出約半數新冠病毒感染者后,歐盟衛生委員會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協調應對中國疫情蔓延的行動。歐盟衛生委員會會議的結果預計將于今天晚些時候公布。50%的乘客呈陽性在第一......
當地時間9日,法國能源監管委員會主席埃瑪紐埃勒·瓦貢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說,歐盟未來幾年都將面臨天然氣供應受限的狀況,2023-2024年供暖季的能源供應形勢可能比當前供暖季更加緊張。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
綜合多家媒體周四報道,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已經向27個成員國提議將俄油限價定在60美元/桶。如果歐盟和G7成員國能夠達成合意,這項被俄羅斯不屑一顧的措施將趕在12月5日歐盟俄油最新制裁生效時一同落地......
“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17日稱,歐盟需要為其汽車制造商提供更多激勵措施,以擴大純電動汽車的生產規模,否則可能會被中國競爭對手奪走市場份額。資料圖圖源ICphoto該組織17日發布的......
“歐盟國家希望從2023年開始共同購買天然氣”,德新社12日的報道稱,當天在布拉格舉行的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會議上通過決定,從2023年起利用歐盟市場力量共同購買天然氣,但會議沒有就天然氣價格上限達成協......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俄羅斯對歐盟的管道天然氣供應從40%降至7.5%。歐盟和挪威等合作伙伴加強了天然氣價格談判。歐盟天然氣儲存量目前為90%,去年同期為75%。需要聯合歐盟成員國采購天然氣。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