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遏制日益加劇的海洋污染,歐盟28日公布一項草案,提議禁用塑料吸管、棉簽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草案,列入“黑名單”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共有10種,包括塑料餐具(含吸管、刀叉等)、棉簽、氣球及托架、塑料餐盒、塑料杯、塑料瓶、煙頭、塑料袋、薯片袋(含糖紙)及濕紙巾。除此之外,含塑料成分的漁具也“榜上有名”。
草案稱,上述10種一次性塑料用品現占歐洲海洋垃圾的43%,含塑料成分的漁具占歐洲海洋垃圾的27%,兩者總計占比70%,成為目前歐洲海灘最常見的塑料垃圾。
為防止海洋污染進一步惡化,方案擬對這些塑料垃圾“分類治理”,其中對塑料餐具、棉簽、氣球托架的治理最為嚴格,方案提議直接禁用,以更為環保的產品代替。
對于塑料餐盒和塑料杯,方案提議大幅減少市場消費量;對于塑料瓶,方案要求到2025年歐盟各成員國要達到回收90%的目標。
對于氣球、煙頭、塑料袋、薯片袋、濕紙巾乃至漁具,方案對生產廠商施壓,要求他們出資支持清理、回收、廢物處理、環保宣傳等工作,還要求改變氣球和濕紙巾的外包裝,明示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妥善處理垃圾的方法。
28日公布草案后,歐盟委員會稱下一步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將進行審核,獲批后草案才能生效,為此歐盟委員會敦促盡快行動,爭取在明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前取得切實進展。
目前海洋污染頗令各國頭疼,塑料污染則是最大污染源。據統計,現在全球每年約有1000至20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占海洋垃圾的85%,其中不計其數的微塑料更成重大環境隱患。專家指出,微塑料不僅毒害海洋食物鏈,致使誤食的海洋生物死亡,而且微塑料能存在數百年時間,將持續危及海洋生態。
據最新消息,日本研究人員成功改良了以植物為原料的塑料材料,并成功將使用后的廢棄物轉化為肥料,再次利用。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于英國《聚合物化學》雜志上。該研究團隊采用高分子材料設計新方法,通過改良植物為......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產了3.53億噸塑料廢物,超過2/3被送往垃圾填埋場或焚燒;1/5的廢物管理不善,被隨意傾倒在陸地或水中。OECD預測,到2060年,塑......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應用風險控制創新團隊揭示了微塑料與農藥復合污染對土壤動物蚯蚓的復合毒性效應及相關機制,為微塑料與農藥復合污染的生態風險評估和防控和提供了數據支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將廢棄的PET塑料通過化學手段轉化為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是解決當前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之一。電化學氧化提供了可持續的解決策略,可在溫和條件下將廢棄PET衍生的乙二醇轉化為高值化學品,......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機械工程研究科學家詹姆斯·龐德和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透明的聚合物薄膜,這種薄膜可像其他常用材料一樣有效地導電,還很柔軟,可在工業規模上使用。......
塑料是產量增長最快的材料之一。到2050年,全球塑料產量預計將翻一番,達到每年10億噸以上。隨之而來的,則是污染的加劇。“陸地管理不善會導致塑料垃圾最終都流入河流,并被排入海洋。”英國樸茨茅斯大學海洋......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的合成聚酯,被廣泛用于飲料、食品包裝材料以及紡織纖維。然而,其廢棄物不可自然降解,導致了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利用環境友好的生物法將廢棄塑料降解為較低分子......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制造出一種像塑料一樣制造,但導電性更像金屬的材料。這項研究發表在26日的《自然》雜志上,展示了如何制造一種分子碎片雜亂無章,但仍能極好導電的材料。這一突破表......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6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制造出一種像塑料一樣制造,但導電性更像金屬的材料。這項研究發表在26日的《自然》雜志上,展示了如何制造一種分子碎......
印度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透明木材有望替代玻璃或者塑料,用于制造汽車擋風玻璃、透明包裝以及生物醫學設備。透明木材具有可再生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可減少對環境的生態影響。此外,其成本效益是玻璃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