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科學家對于抑郁癥機制的認識仍然非常有限,因此相關的藥物研發也鮮有突破。
7月5日,知名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李玟(CoCo)因抑郁癥輕生去世。李玟的意外離世引起了社會對于精神健康的廣泛討論。
李玟給人的感覺一直是陽光開朗的,為什么開朗的人也會得抑郁癥?對此,有專家曾表示,“微笑抑郁癥”更危險,尤其是在一些職業中,人們出于工作需要總是面帶微笑,表現得很“嗨”,但這種表象掩蓋了內心的低落情緒。
這種情況在藝人中尤其多發。早在2016年,年僅28歲的影星喬任梁因患抑郁癥而自殺身亡,他此前也一直給人活潑陽光的印象。“強顏歡笑的人,內心其實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愉悅。”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陳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隨著社會的變化和生活壓力大增加,近年來,全球抑郁癥、焦慮癥的發病率都有所上升。有數據顯示,全球抑郁癥患者數量多達3億,中國也有多達5000萬抑郁癥患者。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國抑郁癥的終身患病率約為3.4%,12個月內的患病率約為2.1%。
在去年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衛生日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趙敏援引數據稱,全球罹患各類精神障礙者約占總人口的13%。
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焦慮癥等,遺傳、生活壓力大等因素,可能增加抑郁癥的發病風險。重度抑郁癥的特征是持續的悲傷和自殺念頭,因此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提升大眾心理健康素養和心理健康水平,是精神衛生工作者的主要目標之一。
謝斌表示,過度或持續過久的情緒問題會有害健康。他特別提到一種被稱為“雙相障礙”的疾病表現,所謂“雙相障礙”是指抑郁(情緒低落,興趣減少,精力缺乏)和躁狂(情緒高漲,言語動作增多,精力充沛)兩種病理表現交替出現。
由于這些癥狀本質上源于“疾病”,通過正確診斷和規范治療,絕大多數都能獲得顯著療效,因此,早期識別、盡早干預尤為重要。
目前科學家對于抑郁癥機制的認識仍然非常有限,因此相關的藥物研發也鮮有突破。去年8月,60年來首個抗抑郁口服新藥在美獲批,而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發仍處于空白。未來長效抗抑郁藥物的研發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方向。
今年3月,南方醫院腦病研究院院長、南方醫科大學高天明院士研究發現,一個被稱為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靶點或許能為抗抑郁治療帶來新方法。高天明表示,膠質細胞的異常是導致抑郁癥的重要機制,ATP的減少會使動物出現抑郁情緒,而增加ATP的釋放時,對抗抑郁有一定的效果。他還稱,目前的抗抑郁藥物存在起效較慢等問題,并且對于三分之一的抑郁癥患者無效,同時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去年年初,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研程建軍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表論文,闡明了“神奇蘑菇”致幻劑分子的作用機制,也為開發速效、長效抗抑郁藥物設計提供了重要思路。
今年3月,中國研究團隊發現了“麻醉牛奶”丙泊酚的愉悅機制,并探索了該藥物對抑郁癥的干預。丙泊酚能夠通過抑制多巴胺轉運蛋白發揮抵抗快感缺失作用,引起腦內多巴胺升高,有望給抑郁癥患者帶來希望。
“快感缺失是抑郁癥患者對生活喪失動力的核心表型,也是其他多種精神疾病的重要癥狀。”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胡霽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7月5日晚,歌手李玟因抑郁癥自殺離世的消息傳來,令無數人深感震驚與痛心。其家人在微博中透露,李玟曾長時間與病魔斗爭,可惜近日病情急轉直下,于7月2日在家中輕生,經3天搶救無效最終離世,年僅48歲。細數......
目前科學家對于抑郁癥機制的認識仍然非常有限,因此相關的藥物研發也鮮有突破。7月5日,知名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李玟(CoCo)因抑郁癥輕生去世。李玟的意外離世引起了社會對于精神健康......
抑郁癥是全球范圍內發病率最高、疾病負擔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然而從兒童青少年到整個成年時期,抑郁癥臨床表現的多樣性為疾病診治帶來了巨大挑戰。北京師范大學研究團隊基于抑郁癥磁共振腦影像大數據和腦功能連接......
李欣迪脫去白大褂,走進醫院電梯,又聽到從精神科門診出來的患者抱怨,“好不容易掛上了號,結果醫生幾句話就把人打發走了”。李欣迪也很無奈,她是遼寧省一家綜合類三甲醫院精神科醫生。其所在醫院每天有兩位醫生出......
人們普遍發現,與男性相比,抑郁癥在女性中更為普遍,女性被診斷為抑郁癥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麥吉爾大學最近一項基于性別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存在差異,以及它們與抑郁癥的關系。這項涉及27萬多名參與......
人們普遍發現,與男性相比,抑郁癥在女性中更為普遍,女性被診斷為抑郁癥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麥吉爾大學最近一項基于性別的研究發現,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存在差異,以及它們與抑郁癥的關系。這項涉及27萬多名參與......
抑郁癥臨床一線治療藥物里,要有中藥的身影了。近日,國家中藥現代化(上海)創新中心公布的一則消息讓人振奮: 經十多年研究開發,國家中藥1類新藥——優欣定膠囊已正式進入Ⅲ期臨床研究,有望為治療抑......
俄羅斯研究人員描述了女性抑郁癥與心血管風險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抑郁癥通常與心臟、血管和代謝系統的一系列危險病癥共存。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俄羅斯心臟病學》雜志上。秋明國立醫科大學心臟病學和心臟外科系教......
抑郁癥狀是精神分裂癥患者常見的伴發癥狀,伴發率約50%,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利培酮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第二代主要藥物,對精神分裂癥陽性和陰性癥狀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但對抑郁癥狀的影響尚不清楚......
產后抑郁癥(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一種分娩后發生的的情感障礙,癥狀包括悲傷和/或對過去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感覺快樂的能力下降,出現認知障礙、無價值感或內疚感等,多半出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