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兩名小學生姐妹的“喝茶抗癌”項目獲三等獎再引爭議,其父親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教授表示:“沒有參與女兒實驗”,武漢科協調查后表示: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并得出報告結果。武漢市選拔賽專家組一致認可《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成果并推薦。
據悉,李紅良曾被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多次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來自武漢的兩名小學生的“喝茶抗癌”獲三等獎的項目同樣被質疑超過了小學生能力范圍,再次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有該領域科研人員表示,“小鼠成果沒有幾年不可能完成。”
大賽官網展示的“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
該研究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7月16日,這對小姐妹的父親作出了回應,與云南昆明的涉事小學生的博導父親回應稱“過度參與”相反的是,這位父親表示:“沒有參與女兒實驗,個人認為都是規范的,等武漢科協的調查。”
而比昆明小學生“研究員父母”更牛的是,這對小姐妹的父親——是在業內“大名鼎鼎”的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教授。
李紅良在回復上游新聞的采訪時稱,“我沒有參與女兒的實驗研究,該實驗由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王茜全程指導完成,王茜是其愛人的朋友。”“我個人認為這次研究、申報都是符合規范的。武漢市科協調查一下午了,結果會公布的,懇請大家不要傷害孩子。”
7月17日上午,武漢科協發聲明回應稱,實驗想法由學生提出,在指導老師的演示教學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并得出報告結果。在武漢市選拔賽中,專家組一致認可《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成果,并建議推薦參加省級競賽。
“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和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共同研究的成果,該項目用綠茶提取物茶多酚在裸鼠做對照實驗,最后證明綠茶提取物兒茶酚EGCG有一定的抗腫瘤效果。該研究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官網公布的兩張研究相關照片顯示,研究設置三個組別,分別為1-對照組、2-EGCG、3-阿霉素,并擺出三組的裸鼠及摘取的腫瘤照片。
有網友指出,此實驗要求邏輯性強且嚴謹,并質疑“這么小就敢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腎”。
大賽官網展示的該研究相關圖片
大賽官網展示的該研究相關圖片
該項目簡介中提到:許多專家表示喝茶可以預防癌癥,茶多酚是茶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本項目研究主要是為了探索茶葉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的抗腫瘤效果,并研究如何在實驗動物中證明喝茶能防癌,從而去驗證喝茶可以抗癌這一說法。
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該研究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歸屬于小學組,指導教師為王茜、熊曳。同時,該項目獲得第33屆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一等獎。
據李紅良介紹,女兒這項研究的輔導老師有兩人,王茜是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熊曳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老師。王茜和其愛人原來在一個大院上班,是好朋友。“愛人和我說,倆孩子想和王茜學習、研究‘茶多酚抗癌’,我同意了。我和愛人當時就說,我不參與,靠孩子自己。網上新聞出來后,我們不敢讓孩子知道,怕影響她們成長。”
輔導老師稱實驗報告由孩子完成:我作為指導老師,負責準備腫瘤細胞和裸鼠等相關的實驗材料。相關腫瘤細胞注射、藥物注射和觀察測量腫瘤大小等實驗操作,都是在我的指導下由孩子們親手完成,并做好記錄。最后由我和孩子們一起做小鼠解剖,孩子們做腫瘤剝離后觀察拍照。整個實驗過程在動物房內進行,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佩戴口罩和手套,符合動物操作規范。
實驗結束后,在我的指導下,孩子們親自完成相關的實驗報告。
17日上午,武漢科協發布了調查聲明。
而對于兩位小姐妹的父親李紅良教授,除了他的研究,更廣為人知的可能就是被舉報學術造假。
李紅良,理學博士,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現任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大學動物中心主任、武漢大學A3實驗室主任、中南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2018年,饒毅主編的《知識分子》公眾號發布了系列文章質疑李紅良涉嫌學術造假,2019年,饒毅在寫給國自然基金委的舉報信中再次實名舉報李紅良。稱“貴委應該有效、有膽魂地徹底調查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17年如一日明張膽的造假”。
2018年1月18日,饒毅教授主編的《知識分子》公眾號發布文章,稱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發表的 Nature Medicine 論文涉嫌學術不端,引起軒然大波。
很快,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發布《關于李紅良團隊被舉報學術不端的調查意見》,調查意見認為李紅良團隊不存在學術造假,只是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個別疏漏。
2018年3月10日,《知識分子》發布文章:十七年前,暨南大學碩士SCI論文高產神話的背后|李紅良涉嫌造假續,發現李紅良從碩士論文開始,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
2018年6月,Nature Medicine 刊登了來自美國4所大學,6位基因治療專家的針對李紅良 Nature Medicine 論文的來信,他們認為李紅良團隊2017年至2018年初發表在該刊的四篇論文中的猴子AAV實驗存在重大紕漏。
2019年11月,饒毅再次向國自然基金委實名舉報李紅良學術造假。
但該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紅良團隊在 Hepatology、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Cell Metabolism 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多篇新冠肺炎相關研究論文。
6月25日,第十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控制論、系統工程與航空航天技術專家宋健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另有40位專家因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而榮膺光華......
2024年全國高考陸續落下帷幕,過段時間,考生們將進入成績查詢及志愿填報階段。為了做好高考考生志愿填報指導工作,全國多所高等院校近日召開了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發布會。值得關注的是,上海交通大學、武漢......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思輝武漢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吳丹教授。武漢大學供圖連日來,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紛紛發布招生新政,不同程度放開轉專業限制。武漢大學明確規定2024級學生開始“院內專業可自由選......
5月30日,武漢大學召開2024年本科拔尖人才培養新聞發布會,公布該校今年本科招生新舉措和人才培養新亮點。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宋保亮介紹了武漢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行動計劃相關情況。......
發射衛星升空、奔赴南極科考、去小米實習、到法國交流……在武漢大學,這些都觸手可及。5月30日,武漢大學召開2024年本科拔尖人才培養新聞發布會。本科招生宣傳片《天工》首次亮相。《中國科學報》現場了解到......
“一個充滿敵意、極其不負責任、毫無學理依據的惡意評審,卻要了斷一個優秀青年學者的學術生命。試問,這合理么?”日前,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呂德文在署名文章《“惡意評審”如何評價和運用?基于武漢大學一篇博士......
新聞網訊(通訊員石蕾、肖迪)5月9日,武漢大學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儀式在生命科學學院舉行。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資遠,騰訊公司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李越琪出席揭牌儀式。武漢大學人事部部長、人才與專家......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5月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孫海定教授課題組與武漢大學劉勝院士團隊合作,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新型三電極光電PN結二極管結構,構筑載流子調制新方法,實現了第......
在武大,有這樣一群青年他們用理想播撒溫暖的種子他們用熱血燃起希望之光輝公益于他們從來不是說說而已今天,他們發出6封信信件飛往偏遠山區的孩子們送往收到救助的患者朋友也傳達給在武大的你和珞珞珈珈一起感受青......
新聞網訊(記者張麗平實習生肖亦卓)4月29日,北京市豐臺珞珈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簽約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武漢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豐臺區委書記王少峰,豐臺區委副書記、區長初軍威,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