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穩定性分析是巖土工程領域的經典問題,極限平衡分析思想是解決該問題的有力武器。極限平衡分析以安全系數求解為目標,假設滑動面同時達到極限狀態,是典型的整體穩定性分析方法。然而,滑坡通常是從局部失穩發展至整體破壞的動力學過程,需要經歷大變形、不連續體之間的接觸、滑動摩擦。國際著名數學家、巖石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石根華提出的非連續變形分析(DDA)方法是一種滿足平衡方程收斂、不連續接觸的開閉迭代收斂和靜力計算中的最大容許位移收斂的極限平衡計算新方法,在處理的非連續、非線性、大變形、動力學問題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經典DDA方法利用抗滑接觸力與下滑接觸力相比求安全系數,是一種考慮動力迭代全過程分析的極限平衡分析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葛修潤在研究極限平衡分析法過程中認為其沿滑動面對下滑力與抗滑力積分的力學意義不明確,沒有反映“滑動”這個矢量概念的內涵,為此提出了矢量和分析方法,同時明確指出矢量和分析適用于DDA方法。該研究工作嘗試將矢量和法引入DDA中,結合非連續接觸理論和慣性力迭代的具體特點,提出了適合DDA的滑動方向與安全系數的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兩類典型滑坡證明了基于矢量和—DDA方法分析滑坡穩定性的有效性。該研究成果使得DDA方法在模擬滑坡破壞全過程的同時,還可以提供力學意義明確的安全系數這一評價指標,其思想可為離散元、數值流形等方法在分析滑坡穩定性時所借鑒。
相關研究發表于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第一作者為武漢巖土所博士付曉東,該方法還在云南魯甸地震甘家寨滑坡的動力穩定性分析中得到了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偉團隊聯合挪威科技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以及中國海洋大學的科研團隊,利用地震解釋和數據統計方法,在大陸邊緣海底滑坡的沉積過程研究上取得重......
記者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災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瀘定地震引發了灣東河流域滑坡堰塞湖險情,該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完成了對堰塞湖災害鏈的評估及預測:堰塞湖規模較小,目前潰決洪水危險性......
滑坡、泥石流、崩塌滾石等地質災害往往會對人民生命財產、公共設施安全構成巨大威脅。但由于缺少對地質災害運動過程直接觀測,在分析地質災害動力特征時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目前,大型滑坡在高速運動中產生的長周期信......
近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該校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地質災害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對滑坡災害隱患的監測、預警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可推廣應用至全球其他滑坡災害高發區。該項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環境遙感》。據悉,......
樟木口岸是中尼邊境最重要的公路口岸,承擔了90%以上的中尼貿易量。樟木鎮座落于古滑坡之上,該滑坡是一個巨型古巖質滑坡,坡體上不僅發育有古滑坡,而且在古滑坡堆積層上還發育有次級滑坡,其滑坡的穩定性不僅影......
滑坡穩定性分析是巖土工程領域的經典問題,極限平衡分析思想是解決該問題的有力武器。極限平衡分析以安全系數求解為目標,假設滑動面同時達到極限狀態,是典型的整體穩定性分析方法。然而,滑坡通常是從局部失穩發展......
我國疆域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地質特殊,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發,僅2017年全國發生地質災害7000余起,造成300多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0億元,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為有效防范滑坡等......
發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山區內的大型滑坡災害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難以做到主動監測,如何快速定位、快速評估災情對應急搶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現有的災害監測技術和方法難以做到災情信息的及時捕捉和分析,往往......
滑坡是地殼表層巖體的一種地質災變現象。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分布,危害極為嚴重。尤其是大型滑坡具有規模大、成因機制復雜、危害嚴重等特點,對大型滑坡的變形演化預測研究一直是滑坡防災減災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中國......
記者日前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安全關鍵工業測控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夏娜團隊,成功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Ⅱ+慣性測量的山體滑坡災害監測系統”,可對山體進行24小時實時變形監測,智能評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