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4-04 10:02 原文鏈接: 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超過30萬人

      剛結束熱播的電視劇《美好生活》展示了一段器官捐獻“換心”引發的情緣。現實中,這樣的大愛也在延續。目前,我國公民逝世后捐獻的器官已累計挽救了4.6萬余人生命。

      人體器官捐獻者,他們雖然離開了,但生命的一部分化作了“禮物”,鮮活地存在于新的生命之中。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超過30萬人,但器官移植手術僅為1萬余例,器官捐獻這項無私大愛的事業如何持續?

      “生命的禮物”讓愛延續

      “朋朋,媽媽來看你了……”摸著墻壁上孩子的名字,尹藝蓉的淚水再也止不住。

      清明節前夕,在成都都江堰味江陵園里,一場莊重肅穆的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儀式在這里舉行。

      尹藝蓉專門從南充趕過來,再看看孩子。孩子小名叫朋朋,大名叫周山麒,2015年5月9日,年僅6歲的朋朋因腦瘤醫治無效去世,經過一番悲痛的考慮,尹藝蓉決定捐出朋朋的腎臟。

      “孩子還那么小,就這樣離開了,我大哭了一場。”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尹藝蓉眼眶濕潤,以前看到過器官捐獻的新聞報道,“希望孩子能夠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

      “朋朋,你現在還好么?不管你的腎臟現在活在世界上的哪一個角落,媽媽都希望它能健健康康的……”拆開專門給孩子帶的陀螺玩具,尹藝蓉仔細地拼接起來,淚如雨下。

      當天,多名器官捐獻者的家屬也到場,表達對親人的哀思。2016年,都江堰味江陵園“捐獻者紀念廣場及人文教育基地”落成,這是四川省首個器官捐獻者紀念廣場。

      69歲的程福軍老人把妻子的照片設成手機屏保,只要一按手機,妻子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我愛人生前是個大美女,你們看看!”一邊紅了眼,一邊卻又替妻子開心,“生前,她就一直想在死后捐出遺體,現在,她的愿望實現了啊……”

      程福軍妻子曹陽去年因肺癌不幸離世,在去世前叮囑家人一定要捐出自己的遺體用于醫學研究。程福軍含淚簽下了捐獻書,“現在,我終于理解了她,她生前那么美,走后也要把這份美麗留下。”

      器官捐獻,這份“生命的禮物”,讓愛延續。記者了解到,2010年3月啟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試點工作至今的8年來,我國公民逝世后捐獻的器官累計挽救了4.6萬余人生命。

      據中國紅十字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介紹,截至今年3月28日,我國已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達1.65萬例,捐獻器官近4.65萬個,累計報名登記42.2萬人,年捐獻和移植數量居亞洲首位、世界第二。

      器官捐獻工作推廣形勢仍然嚴峻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近年發展態勢良好,但我國器官捐獻工作推廣形勢仍然非常嚴峻,人體器官存在巨大的缺口,一些患者在等待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據衛生部門統計,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超過30萬人。”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負責人劉利說,讓生者延續,逝者重生,人體器官捐獻這項“生命的接力”工程還面臨缺口日益增大的挑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規定,參與、推動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是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

      “然而,現在還有不少省份沒有組建專門的器官捐獻組織管理機構,體系尚未健全。”劉利說,器官捐獻工作任重而道遠,自愿捐獻觀念需要普及,地方性法律法規的訂立也需要加快提上日程。

      “在我們醫院,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只能做幾百臺,因為捐獻的人有限,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一些病人因為等不到器官而離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楊家印說。

      成都市民劉女士的丈夫前年得了腎衰竭,一直在等待合適的腎臟做移植手術,“已經等了快兩年,我們都要絕望了。”劉女士說,等待的人太多了,而捐獻者太少。

      完善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制度體系

      面對器官需求缺口不斷擴大的形勢,有關人士建議,進一步完善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制度體系,推進器官捐獻工作法制化、規范化。

      楊家印說,政府、社會、公眾多方需要加強協同,共同推廣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讓更多生命得到延續。同時,希望加強器官捐獻體系的公開透明,讓更多人打消顧慮,加入自愿捐獻者行列。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器官捐獻協調員鄢偉說,器官移植的最佳時間一般在24小時以內,因而器官“重生”的時間非常寶貴。

      “我們經常遇到家屬臨時反悔,不愿意捐獻了,非常可惜。”鄢偉說,當前一些人對器官捐獻存在誤解,覺得一旦同意捐獻器官,醫院就不會積極搶救了。其實,無論任何時刻,患者只要存在一線生機,醫院都絕不會放棄。

      在劉利等人看來,國家可以探索完善對器官捐獻者的激勵和優惠政策,鼓勵更多人參與其中,推動器官捐獻事業的長遠發展。尤其是,地方可以加快出臺一些激勵措施。

      “在我們傳統意識中,死亡是一件令人避諱的事情,加強死亡教育,樹立積極的死亡態度,更有利于促進器官捐獻事業的推廣。”劉利說。

    相關文章

    異種器官移植在挫敗中燃起希望

    54歲的麗莎·皮薩諾是全球第二例豬腎移植患者,但她接受的卻是“全球首例人工心臟和豬腎活體移植聯合手術”。今年4月,這項手術成功完成并在世界范圍內引發轟動。然而在美國時間5月31日,醫生團隊宣布,這只豬......

    動物器官移植人體,究竟難在哪兒

    正在進行中的移植手術。圖片來源:美國麻省總醫院官網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宣布,全球首例接受轉基因豬腎移植的活體患者在手術50天后去世。該醫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斯萊曼先生將永遠被視為全世界無數移植患者的......

    華西醫院完成世界首例5個器官聯合移植手術

    探索醫學領域的疆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的發展升級,同時更是最大限度滿足患者對生活質量的需要及對生命的渴求,因此,醫學也是一個奇跡倍出的科學。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簡稱華西醫院)在頭頸部器官移植領域創下......

    器官移植第一股來了,擬募集資金10.23億元

    11月24日,上交所受理上海健耕醫藥的科創板IPO申請,擬募集資金10.23億元。健耕醫藥作為器官移植領域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產品及服務廠商,若IPO成功無疑坐實了“器官移植第一股”的名頭;與此同時,健......

    美器官移植網絡被曝存在重大缺陷,每天有22人死于等待

    8月2日消息,據美國官方一份審查報告顯示,美國向病危患者捐贈腎臟、肝臟和心臟的器官移植網絡依賴于過時且時常崩潰的技術,此前卻從未接受過聯邦政府就安全漏洞或其他嚴重缺陷展開的全面審查。這一器官移植網絡主......

    陳忠華:我國異種器官移植“要邁出一步”

    近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發布了《中國人體異種器官移植臨床試驗專家共識》。該共識指出,對于異種器官移植,應本著“鼓勵研究、審慎發展”的態度,科學評價研究進展、清醒認知相關風......

    異種器官移植,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2年伊始,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進行了全球首例人體多基因編輯豬的心臟異種移植。近日,這位患者在生存2個月后不幸離世。這樣的結果讓大家明白,異種器官移植距離真正的臨床應用還有很遠,但在科學研究上,......

    異種器官移植,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2年伊始,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進行了全球首例人體多基因編輯豬的心臟異種移植。近日,這位患者在生存2個月后不幸離世。這樣的結果讓大家明白,異種器官移植距離真正的臨床應用還有很遠,但在科學研究上,......

    異種器官移植,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2年伊始,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進行了全球首例人體多基因編輯豬的心臟異種移植。近日,這位患者在生存2個月后不幸離世。這樣的結果讓大家明白,異種器官移植距離真正的臨床應用還有很遠,但在科學研究上,......

    異種器官移植,離我們還有多遠

    2022年伊始,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進行了全球首例人體多基因編輯豬的心臟異種移植。近日,這位患者在生存2個月后不幸離世。這樣的結果讓大家明白,異種器官移植距離真正的臨床應用還有很遠,但在科學研究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