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志日前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因氣候變化而進行的遷移可能改變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模式,最終降低未遷移人口的局部收入不平等。研究認為,人口遷移也可以通過人口結構變化而非單獨的人口移動,緩解氣候變化的部分負面影響。
人口遷移可能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嚴重后果之一。目前,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人口遷移帶來的影響非常復雜,分析氣候與人口分布之間的關系是一項重大科學問題,同時也是需要著重關注的政策問題。
此次,意大利埃尼·安里科·馬特伊基金會研究人員索黑爾·沙耶創建了一個一體化評估模型,囊括了發展中國家氣候變化、人口結構變化與人口遷移等要素。研究中,他發現,氣候變化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人口分布不均的現象:一些身懷技能的個體擁有更大的遷移機會,生育的子女數量更少,在子女教育上投入更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那些未遷移工作者的技能組成,因為有技能的個體遷徙走了,一些留在當地的被迫提升自己的技能,他們的收入也因此提升,從而可以縮小收入不平等差距。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有關人口遷移的研究,都集中于人口遷移如何通過將人口從脆弱地區轉移到較不脆弱地區,從而來緩解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此次論文作者針對人口遷移對于生育率(一名婦女生育的子女數)的影響,重新建立了一個模型,表明人口遷移也能通過改變無力遷出的貧困人口和農民的人口結構特征,進而緩解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人類演化研究論文指出,過去200萬年里的古人類分布受到地球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這項研究通過使用大量數據,為人類演化歷史提供重要見解。該論文稱,在過去的500萬年里,......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科學論文,研究人員通過一項建模研究顯示,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做出的氣候承諾或許能將升溫剛好控制在2°C以下,但前提是所有承諾都如期兌現。該......
日前,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這些科學事件既有基礎研究成果,也有現實可操作的措施。而人們也從這些事件中發現,氣候變化不僅會造成溫度變化或極端天氣增多,更與人類......
今年的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早預警、早行動”,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對此進行了解讀。世界氣象組織去年8月發布的《天氣、氣候和水極端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數和經濟損失圖集(1970-2019)》顯示,這期間全......
當地時間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在其官網指出,聯合國公布了適應氣候變化和更多極端天氣的宏偉目標,即在未來五年內,地球上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早期預警系統的保護,以應對日益極端的天氣和氣候變化。聯合國秘書長古......
為及時反映國內外氣候變化科學研究領域熱點事件和國內外氣候變化領域前沿科學進展,2022年初,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于啟動“2021年度氣候變化十大科學事件”評選活動。專家組在初步遴選的基礎上,通過函評......
張人禾1*劉哲2穆穆1譚言科1張強31.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研究院,上海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北京3.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北京張人禾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3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在其官網發布報告表示,面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所提出令人擔憂的全球日益增長的新科學證據,水與氣候聯盟領導人已發出呼吁,要求采取更加緊迫和聯合的行動“保護我們的人民和子......
2月28日電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年末全國人口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42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出生率為7......
2021年,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評估了厄爾尼諾—南方濤動未來可能的變化。報告指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降雨變率在21世紀下半葉增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