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團隊和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何利民研究員合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文章,提出了一種在氣-液界面組裝制備石墨烯多孔材料的通用方法,該文入選了該期的內封底。
石墨烯多孔材料可兼具石墨烯優良的本征性質和多孔材料特殊的結構特性,具有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積大、親油疏水、電導率高等性能,在吸附、阻尼減震、隔音阻熱、超級電容和應變傳感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
通過溶液自組裝方法制備的多孔材料通常由雜亂排列的石墨烯層片組成,與層片規則排列的結構相比,限制了結構的有效控制和性能調控。模板衍生法可誘導層片的規則組裝,然而,硬模板的去除需要用到有毒溶劑,且耗時較長。目前的研究中所用的軟模板法多為有機溶劑,有毒且穩定乳液體系的構建較難。因此,開發一種新的軟模板界面自組裝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另外,不同維度的石墨烯多孔材料聚焦于不同的應用領域。目前,尚缺乏一種通用的方法調控多維度石墨烯多孔材料的微觀結構。
利用表面活性劑泡沫團聚體為模板,控制氧化石墨烯和氣泡混合液的穩定,冷凍干燥進行結構固定,后續高溫處理可同時還原氧化石墨烯和去除表面活性劑,得到三維石墨烯海綿。另外,將泡沫團聚體與刮涂制膜相結合,可制備大面積獨立自支撐的二維石墨烯多孔膜。多孔材料的結構由直徑為200~500 mm的有序球形大孔和孔間雜亂排列的小孔組成,可通過多渠道對結構進行有效調控。石墨烯海綿具有親油疏水的特性,對所探測的油類及有機溶劑的吸附能力處于較高水平,在污水處理、水油分離等方面具有應用潛力。將三維和二維的石墨烯多孔材料和彈性聚合物進行復合,可分別作為壓縮應變傳感器和拉伸應變傳感器的敏感材料,集成于可穿戴設備,用于人體運動探測。該氣泡衍生模板法有望拓展應用于其他納米材料宏觀功能體的自組裝。
論文的第一作者為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張儒靜博士(清華大學2017屆博士畢業生),相關文章在線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1705879)上。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教授劉文林、副教授王曌采用環境友好小分子作為轉移媒介實現了高質量懸空單層石墨烯的高效轉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具有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在電子、光子學和能源等相......
科技日報北京8月25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開發出全球首個基于微機電系統(MEMS)的二維(2D)材料原位轉角調控平臺。這個指甲大小的平臺名為“MEGA2D”,具備高度靈活性和精確......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此前因連續在國際頂刊發文,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備受國內外學術圈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曹原及合作者今年8月21日在《Nature》發文《On-chipmulti-degree......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等與國內外同行合作,利用精心設計的人工籠目超晶格勢場,成功實現了石墨烯中不同色散類型能帶的選擇性調控。相關研究結果于8月6日發表在......
石墨烯導熱膜是電子器件和系統重要的熱管理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導熱膜尺寸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通過建立亞微米-微米氧化石墨烯原料橫......
北京旭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華科技)自研的石墨烯光合作用增長液,在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用于小麥、玉米、番茄等作物試驗后,實現了10%至......
近日,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陳熙萌、李湛團隊的一項題為“構建二維異質結構通道:利用工程化生物膜和石墨烯進行精準的鈧篩分”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Mate......
石墨烯被稱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自2004年發現以來,這種單層碳原子材料一直因其眾多獨特性能而備受推崇。但目前大量生產的石墨烯有個缺點:質量不高。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聯合研究......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石墨烯被稱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自2004年發現以來,這種單層碳原子材料一直因其眾多獨特性能而備受推崇。但目前大量生產的石墨烯有個缺點:質量不高。現在,美國哥倫......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吳明鉑團隊合作,在3D打印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開發出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