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獲悉,由落戶該園區的企業研制的氣象探測衛星“西永微電園1號”和“西永微電園2號”,9日搭載星河動力航天公司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入軌,標志著北斗/GNSS大氣掩星、北斗/GNSS電離層掩星和北斗/GNSS-R一體化探測技術在國際首次實現商業化應用。
據悉,北斗/GNSS掩星探測和北斗/GNSS-R探測是天基北斗/GNSS遙感應用的主要方向。
北斗/GNSS掩星探測為天基臨邊折射信號遙感,利用北斗/GNSS信號在大氣和電離層不同媒介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而發生的折射現象,對其折射信號進行分析、解算,最終獲得大氣折射率、溫度、濕度、氣壓數據和電離層電子密度等信息。其探測資料在提高數值天氣預報精度、提升臺風預報能力、電離層環境監測與預報、臨近空間環境監測、航空保障、遠洋導航、應急減災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應用潛力和前景。
北斗/GNSS-R探測為天基北斗/GNSS反射信號遙感,利用北斗/GNSS反射信號在不同下墊面的不同反射波特征,對其反射信號解算分析,從而獲得地球表面參數信息,被廣泛應用于全球海面風場、臺風監測、海洋測高、海冰監測等領域,同時也為土壤濕度、植被覆蓋與生物量和濕地監測等一系列陸面數據提供了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全球探測結果。
該企業規劃建設一個覆蓋全球、高精度、高時空分辨率的由高、低傾角子星座組成的北斗/GNSS遙感探測星座系統,實現全球全天候海洋、大氣層、電離層立體化、一體化探測。該氣象探測星座的構建旨在實現高質量全球氣象數據獲取,推動園區落戶企業在空間信息應用產業發展。
形似“太空飛毯”的新一代通信衛星研制工作正在進行。11月22日,記者從本市商業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獲悉,該公司在研的新一代通信衛星外形呈平面狀,表面既有用于通信的相控陣天線,又有可以把太陽能轉換成衛星能源......
美國基特峰國家天文臺的麥克梅斯-皮爾斯太陽望遠鏡捕捉到藍行者3號留下的痕跡。圖片來源:網絡在已經布滿衛星的天空中,“藍行者3號”是最耀眼的新成員。僅SpaceX一家航天公司就向軌道發射了5000多顆衛......
據香港星島網等港媒報道,香港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香港科大”)21日宣布,將于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名為“香港科大-雄彬一號”的多光譜光學衛星。此項目是香港科大作為香港首家發射衛星的高等院校,邁向建立......
8月9日6時5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F星。環境減災二號F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支持立項,由生態環境部與應急管理部聯合牽頭組織研制的......
2023年7月23日10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銀河航天靈犀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由銀河航天公司自主研制,衛星配置了數......
低軌星座建設是國家戰略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等功能的需求不斷增加。低軌星座建設可以提供更加精準、實時、高效的服務,滿......
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北京時間2023年7月13日,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簡稱“微笑衛星”)中歐評審委員會主席正式簽署SMILE任務轉正樣設計評審報告,標志著該任務完成初樣階段全部......
7月9日晚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攜手遠征一號S上面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
北京時間2023年6月20日11時1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五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新型對地觀測技術試驗......
Astranis是一家規模相對較小的太空公司,總部設在加州舊金山,其使命是為服務不足的地區帶來適當的互聯網連接。第一顆Astranis衛星現在已經進入太空,并且該技術正在按預期運行,因此該公司正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