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黑河中游綠洲生態系統不同景觀單元SPAC水過程研究”項目在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啟動。
4月5日,項目組在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了項目啟動會,來自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的20余位項目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會上,項目主持人介紹了項目的總體情況后,子課題負責人就如何開展具體的試驗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大家還就項目分工協作方面事項進行了詳細討論,安排了近期在黑河流域的試驗工作。
陜北黃土高原地貌。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神木侵蝕與環境試驗站布置的試驗。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水土保持綜合試驗站布置的項目試驗。圖片均由張行勇攝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張科利和中國科學......
土壤侵蝕是土壤與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進行土壤侵蝕影響因子的定量化研究對阻控土壤侵蝕有重要意義。土壤可蝕性(soilerodibility)能反映土壤對侵蝕外營力剝蝕和搬運的敏感程度,是組成土壤......
風沙災害是我國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對該區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我國實施的“三北”防護林工程,減少了“三北”地區的荒漠化和沙塵暴。但由于地面監測資料欠缺,單純依靠遙感手段......
土壤退化是與土壤侵蝕、森林銳減、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密切相關的全球性關注熱點。對西雙版納地區而言,近幾十年的大面積橡膠種植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不僅導致了土壤的板結缺水,還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
2017年7月25日20時至26日8時,陜北榆林地區突降一場特大暴雨(以下簡稱為“7·26”特大暴雨),子洲縣雨量站記錄降雨量為206.6毫米,其中最大一小時降雨量為52.0毫米,發生在26日1~2時......
美國科學院士PeterVitousek等指導實驗室青年博士的田間試驗。2015年年底,中科院水利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在參評的地學領域46個國......
美國科學院士PeterVitousek等指導實驗室青年博士的田間試驗。2015年年底,中科院水利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在參評的地學領域46個國......
在世界范圍內,人類為控制土壤侵蝕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土壤侵蝕惡化的趨勢并未從根本上得到遏制。因為當前的恢復策略過多地聚集于植被覆蓋度,忽略了植被的組成和結構,導致大面積的單一植被,而這些植被在控制土......
中國西南喀斯特地區二元水文結構發育,水土流失過程不同于其它非喀斯特類型區,地表水向地下入滲或滲漏的比重高且速度快,導致喀斯特坡面地表土壤侵蝕量微小且不連續。現有侵蝕模型因不能適用于該特點而無法直接應用......
12月24日,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承擔的“西藏一江兩河地區土壤侵蝕遙感調查與數據庫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由西藏自治區水利廳組織的專家評審驗收。專家組評審后一致認為該項目基礎工作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