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7-21 11:12 原文鏈接: 水和壓力來“調解”無機塊體材料不再“面合心不合”

       研究人員通過普通加熱的方式,實現對水的調控。當一個碳酸鈣分子對應0.2—1.1個水分子的時候,再施加0.6—3.0GPa的壓力,就能實現無定形碳酸鈣顆粒的融合,把已有的碳酸鈣粉末材料變成大塊材料,好比把小石頭融合成一塊大石頭。

      在很多無機物的修補工作中,例如文物保護、牙齒修復等,普遍應用有機物修補材料。相比彈性大、可塑性強的有機材料,碳酸鈣等無機化合物硬且脆、制備成塊體材料難度較大。

      科技日報記者7月19日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化學系唐睿康教授與劉昭明研究員合作研究發現,可以通過調控結構水含量和外部壓力,將無定形碳酸鈣顆粒融合為具有連續結構的透明塊體材料,這為制備無機塊體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制備策略。相關研究論文刊登于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

      參照生物礦化 “小石頭”成功合體

      “用有機物修補文物、牙齒等,即使看上去和原有的無機化合物并無差別,但由于內在相融性不好,還是會出現裂縫、易損等現象。”唐睿康介紹,要實現“神形兼備”,根本途徑是用無機材料修補無機物。

      無機塊體材料通常是由無機顆粒燒結而成。比如陶瓷是在10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燒制成的,但顆粒之間仍然有空隙,內部結構并未融合,最終會影響材料的機械性能。

      2019年,唐睿康團隊發布了一項“無機離子聚合”成果,實現了實驗室內厘米尺寸的碳酸鈣晶體材料的快速制備,并且可以按照模具形狀進行制備。

      在該項研究過程中,團隊成員注意到——無定形碳酸鈣顆粒在壓制過程中,顆粒邊界漸漸消失,最后完全融為一體。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生物體可以通過無定形前驅體顆粒融合而產生具有連續結構的礦物骨骼。例如,正是深海高壓環境和無定形礦物,為深海龍魚具有連續結構牙齒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本次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學化學系博士生慕昭與孔康任通過實驗發現,如果水分子能保持在一個合適的量,就能在碳酸鈣內部形成動態水通道,促進碳酸根離子與鈣離子的重新“站隊”,加速混合,最終實現無定形顆粒的融合。

      實驗人員通過普通加熱的方式,實現對水的調控。當一個碳酸鈣分子對應0.2—1.1個水分子的時候,再施加0.6—3.0GPa的壓力,就能實現無定形碳酸鈣顆粒的融合。團隊由此成功構建了具有連續結構的碳酸鈣塊體材料。

      “2019年那項研究是從零開始合成碳酸鈣晶體大塊材料。本次研究的是如何把已有的碳酸鈣粉末材料變成大塊材料,好比把小石頭融合成一塊大石頭,二者殊途同歸。”唐睿康表示。

      巧用以柔克剛 探索新制備策略

      為了驗證結果,團隊把金納米顆粒標記在碳酸鈣顆粒表面,擠壓后通過高分辨透射電鏡觀察,發現碳酸鈣顆粒間沒有界面或間隙,表里如一地實現了完全融合。

      “石頭是剛性的,水是柔性的,當石頭內部含有適量的結構水,在壓力下就會像橡皮泥一樣,在受擠壓時發生融合現象。”劉昭明解釋道。

      據了解,按照研究團隊的制備方式做出來的碳酸鈣塊狀材料具有連續結構,其光學透過性和機械性能俱佳,硬度為2.739GPa,彈性模量為49.672GPa,性能優于大多數水泥基塊體材料,與方解石單晶的性能相近。

      “而且這種制備方式不需要高溫,所以制備起來也比較快速方便。”孔康任說,如果未來能把所需壓力降下來,就將更加貼近實際應用。

      研究團隊進一步實驗發現,此類融合現象適用于多種無機離子化合物。“除了水分子以外,其他離子也可以作為添加劑加進去,添加劑會影響碳酸鈣的流動性和融合性。”孔康任說。

      唐睿康表示,這項研究展示了無定形相在材料加工中的優勢,賦予人工塊體材料新的制備模式,有望應用在生物、醫學、材料等領域。

      論文評審專家認為:“這項新穎且富創新性的研究對設計新型陶瓷及陶瓷/有機復合材料具有潛在的引領意義,對提升材料力學性能有重要價值,尤其是針對熱敏感材料。”

    相關文章

    水和壓力來“調解”無機塊體材料不再“面合心不合”

    研究人員通過普通加熱的方式,實現對水的調控。當一個碳酸鈣分子對應0.2—1.1個水分子的時候,再施加0.6—3.0GPa的壓力,就能實現無定形碳酸鈣顆粒的融合,把已有的碳酸鈣粉末材料變成大塊材料,好比......

    何巖赴廣西調研電子所大理石微波固化項目

    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北京分院院長何巖赴廣西賀州市平桂區碳酸鈣千億元產業示范基地,實地調研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人造大理石微波固化項目。考察微波固化項目座談會現場何巖在生產現場詳細了......

    日本修改硬脂酸鎂和碳酸鈣的使用基準

    食品伙伴網訊6月23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食品、添加劑規格基準的部分修改事宜》相關告示(生食發0623第1號),修改了硬脂酸鎂和碳酸鈣的使用基準,具體內容如下:1.硬脂酸鎂硬脂酸鎂作為制造用劑,只允......

    日本修訂食品中碳酸鈣等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等標準

    2017年5月1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G/SPS/N/JPN/517至G/SPS/N/JPN/518通報,修訂食品中碳酸鈣和硬脂酸鎂兩種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及限量標準。修訂內容如下:1.取消現有食品中......

    中國科技大學Science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珍珠層也稱為珍珠母,是存在于軟體動物貝殼內層和珍珠上的有光澤物質。珍珠層不僅色澤亮麗而且具備優良的材料學性能,在生物礦化、仿生材料等領域備受關注。天然珍珠層是經年累月形成的,而人工合成珍珠層只需要幾個......

    納米碳酸鈣成套粉碎線通過鑒定

    日前,浙江力普粉碎設備有限公司承擔的省級新產品“納米碳酸鈣成套粉碎生產線”通過專家鑒定。專家認為,該公司應用自主研發的旋風粉碎機、分級機、集料裝置、除塵裝置、回料回風裝置等設備,優化布置組成用于納米碳......

    電位滴定法測定水泥生料中碳酸鈣含量

    摘要 介紹了一種自動電位滴定法測定水泥生料中的碳酸鈣含量的方法。樣品和HCl混合并加熱。剩余的HCl用NaOH返滴定。 儀器與附件 ?Titrando系列 80......

    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法測定高純度碳酸鈣中鉛

    摘要:采用氫化物發生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了高純度天然碳酸鈣中低濃度鉛。結果表明,在還原劑KBH4濃度為15gPL,載液HCl體積分數1%,鉛標準曲線線性范圍1~20μgPL(r=0.9990),試樣溶液......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工業沉淀(活性)碳酸鈣中的鐵

    摘要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工業沉淀(活性)碳酸鈣中鐵元素的分析方法。試驗表明錳對鐵的測定存在干擾,可通過加入適量的EDTA消除;基體干擾可通過基體加入法消除。測定結果與分光光度法一致,相對誤差小......

    珍珠質水溶性基質蛋白的分離純化及其對碳酸鈣結晶的影響

    摘要:珍珠質是由大于95%的碳酸鈣晶體與少量有機大分子組成的生物礦化產物,其中含量小于5%的基質蛋白(matrixprotein)對碳酸鈣晶體的形成進行嚴格控制。為深入研究珍珠質基質蛋白對碳酸鈣結晶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