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5-25 16:51 原文鏈接: 水果掉色就一定是人工染色嗎?

      平時,我們在家洗水果,總是會發現有些水果在清水里浸泡一會,整盆水就變成和水果外表皮相似的顏色。有的人就會驚呼是不是上當受騙了,“肯定是賣水果的小販或者商店動了手腳吧”“會不會水果摘下來之前,果園就給染了色,這樣看著好看,又能賣高價”……種種猜測,也給了食品謠言以可乘之機,于是,關于水果“染色”的傳聞也不時在電視、電臺、微博、微信等平臺上快速傳播,以至于消費者不知道怎么挑選放心水果。那么,水果掉色就一定是人工染色嗎?我們來看看真相如何。

      水果是日常飲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葡萄因其酸甜爽口、營養美味,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但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在學校門口買了一串葡萄,一粒一粒地摘下來之后,發現手指被染成了紫紅色。”此事傳開,立即引起市民的關注。事實上,葡萄掉色的情況很多人都遇到過,而且似乎年年都會拿來“炒冷飯”。那么,葡萄掉色現象正常嗎?這手上沾上的顏色到底是怎么回事?葡萄被染色了嗎?

      水溶性植物色素遇水易掉

      “葡萄掉色”其實并不新奇,一開始有這類傳言出現的時候,就有媒體對有關商家進行了采訪,他們紛紛表示冤枉,稱給水果染色是子虛烏有的事,并現場挑選一些完整的葡萄放入水中檢測,的確未發現掉色。

      實際上,“掉色”現象不光發生在水果身上,有些農產品也有同樣“煩惱”,如黑米、黑芝麻等。排除商家人工添加的原因,掉色是水果或農作物本身就存在的特質,因其含有大量的天然色素。植物天然色素種類繁多,在人工色素被開發出來之前,生活中大部分的五顏六色,在很大程度上都來自于植物天然色素。

      植物天然色素包括脂溶性的葉綠體色素和水溶性的細胞液色素。水溶性色素主要為花色苷類,又稱花青素,普遍存在于花中,其顏色隨酸堿度(pH值)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天然植物色素按化學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四大類:吡咯衍生物類色素,主要代表是葉綠素;多烯類色素,為脂溶性色素,主要存在于綠色植物的果實中,如番茄紅素、辣椒紅素和玉米黃素等;酚類色素,為水溶性或醇溶性色素,又可分為黃酮類、花青素類和單寧三大類,如矢車菊色素、天竺葵色素、飛燕草色素等;酮類和醌類衍生物色素。這一類色素的種類較少,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地下莖和霉菌分泌物及紅甜菜中。

      “葡萄掉色”中的“色”屬于植物天然色素中的花青素類,草莓、黑米、花生豆等也都含有此類花青素。花青素是一類廣泛分布于植物各部位的色素,剛剛冒出的香椿芽、鮮紅的玫瑰花瓣、飄落的火紅楓葉……都有花青素的存在。雖然因pH值的不同,植物顏色也有所不同,但其中的花青素都屬于水溶性色素。也就是說,通常被儲存在植物細胞液泡中的花青素,當細胞破損時會溶解到外界的水中,水被染色也就不足為怪了。

      植物天然色素除了有水溶性的還有脂溶性的。比如,番茄中的番茄紅素是紅色的,可為什么正常情況下水洗番茄卻不會變紅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番茄中的番茄紅素是一種脂溶性色素,很難溶于水。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平日里經常喝的番茄蛋花湯,湯很難被染成紅色,而番茄炒雞蛋的湯汁卻是紅色的,因為番茄紅素更愿意同油脂親密接觸。

      水果或農作物的掉色除了與所處環境介質(水或油脂)有關外,還和色素富集部位有關。比如紫米、花生豆、黑芝麻,它們的色素富集在表皮上,并且這些色素都是水溶性的,用水清洗掉色也很正常。即使淘洗水已被染黑多次,可能剩下的色素還夠它們“黑”的。相關科學實驗表明,黑米和黑芝麻在浸泡3天后再反復沖洗,也還是黑色的。

      與上述情況不同的是,草莓雖然含有溶于水的紅色花青素,但它表面還有一層透明的表皮細胞,在細胞破損之前,內部的花青素很難被釋放出來。如果有人說草莓被洗出紅水,那估計是用力過猛而擠壓出來的汁液。

      仔細分辨外表“可疑”水果

      所以,清洗水果或農作物的水是否被染色,要視物種中植物色素的具體屬性而定。從營養安全角度來看,像花青素、番茄紅素和兒茶酚等這類植物天然色素對人體健康是有一定好處的,并且基本無副作用,安全性高。目前有研究表明,這些物質都有較強的還原性,能夠清除人體內的氧化物質,可降低癌癥等疾病的發病率;同時它們還能夠提供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等營養物質。

      對于網上流傳水果染色用以提高新鮮度等流言,比如2017年1月在朋友圈瘋傳的“砂糖橘掉色染紅雙手”,有專家表示,目前大部分水果或農作物種植情況良好,外觀形狀都較正常,沒必要通過染色來改變它們的外觀。另外,也有商家和農戶表示,給水果或農作物染色成本太高,他們不可能費盡周折做賠本買賣。所以,目前消費者不用過分擔心水果或農作物是否添加染色劑的問題。

      不過,根據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的有關規定,在一定的劑量范圍內,食品允許適量添加一些食用天然色素,但絕不允許超量超范圍添加。而有些商販在水果中違規添加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色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比如2016年發生的“染色紅毛丹”事件。據有關媒體報道,為了有個好賣相,一些不良商家將沒有完全成熟、不紅的紅毛丹在銷售之前做些手腳,把它們放入鹽酸加胭脂紅中浸泡,在加工染色后,重新包裝、售賣。而根據我國相關標準,胭脂紅這種著色劑是絕對禁止用在新鮮水果中的。更何況,毒理學實驗顯示胭脂紅對小鼠具有一定的致癌和致突變作用。

      由此可得出結論:一些水果或農作物中的天然色素溶于水,清洗時水被染色屬正常現象,消費者需要注意辨別,不要過度恐慌。為了防止上當受騙,有關專家建議消費者應到正規農貿市場或超市購買食品。購買水果時應該挑選外表“樸實無華”的,如果水果表皮特別鮮亮,很可能就是上過蠟或染過色的。如果覺得買到了可疑食品,肉眼一時很難區分的,建議到權威檢測部門進行專門檢測。同時,面對謠言,相關管理部門還需加大監管力度和科普宣傳力度,維護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相關文章

    出口水果和蔬菜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11月15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水果和蔬菜不合格。具體通報內容如下:通報時間通報國通報產品編號通報原因銷售狀態/采取措施通報類型2023-11-......

    科研人員建立水果和蔬菜上農藥及代謝物分析方法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藥殘留分析與風險評估團隊建立并驗證了水果和蔬菜上農藥及代謝物分析方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該......

    丹納赫旗下徠卡生物收購CellIDx,驅動全自動化熒光

    作為自動染色、明場和熒光成像技術領域的領導者,徠卡生物系統于近期收購組織多重染色和分析領導者CellIDx。CellIDx成立于2012年,總部位于加州圣地亞哥,致力于提供多重染色方案、組織染色以及成......

    1300萬元廣西農學院第四季度采購清單預購34臺儀器設備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本級2022年9月至12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

    這些最新技術成果讓新鮮果蔬儲藏不再難

    項目團隊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發,所研制的新型技術成果通過降低蔬菜中腐敗菌的原始污染量、防止腐敗菌快速繁殖、動態調整包裝微環境氣體氛圍等不同途徑,有效延長了果蔬菜保質期。隨著食材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以及氣候......

    科學家繪制人類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圖譜

    在人類細胞中,總長約2米的基因組DNA通過與組蛋白纏繞形成核小體,并經過螺旋折疊等方式盤繞形成染色體進而團聚于直徑10微米的細胞核中。在細胞內的DNA需要進行轉錄等活動的時候,DNA才會從組蛋白中釋放......

    新加坡科學家將剩菜剩飯變成抗菌繃帶

    據報道,NTU的食品科學家利用流行的熱帶水果榴蓮的廢棄果殼制作了一種抗菌凝膠繃帶。通過使用低成本的綠色工藝從榴蓮殼中提取高質量的纖維素,他們創造了一種軟凝膠,如硅片,可以切成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繃帶。然后......

    食品亦需防疫,北京一公司進口豬肉和水果混檢呈弱陽性

    2021年10月10日晚,北京西城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發布關于北京物美京門商貿有限公司西安門店進口豬肉和水果混檢呈弱陽性相關情況的通報。10月9日,西城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核酸檢測,......

    哈佛近200萬人研究告訴你,水果、蔬菜這么吃,更長壽

    在全球范圍內,蔬菜和水果食用量不足,是造成疾病和過早死亡的主要飲食因素之一。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飲食有助于降低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然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只有十......

    長壽秘訣竟是2種水果+3份蔬菜?

    本周,美國心臟協會的一項研究揭示了“長壽秘訣”:每天吃2種水果和3種蔬菜。這篇在《循環》雜志發表的文章涉及近200萬成年人的統計數據,證明了蔬果消費量與壽命間存在關聯。研究顯示,蔬果消費量與死亡風險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