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9-15 11:19 原文鏈接: “水稻優良品種的分子設計研究”課題中期總結會召開

      9月5日至6日,國家“973”計劃A類項目“水稻優良品種的分子設計研究”課題中期總結會在武漢召開。本次會議旨在檢查各課題完成情況,調整和優化研究任務和團隊配置,進一步明確未來課題和項目的研究計劃和目標。

      科技部基礎司重大項目處沈建磊處長,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段子淵副局長、前沿科學與教育局生命科學處沈毅處長應邀出席會議。項目責任專家北京大學許智宏院士、揚州大學顧銘洪教授,項目專家組中國農業大學武維華院士、中國農科院農業基因組學研究所錢萬強博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傅向東研究員和儲成才研究員出席了中期總結會。項目承擔單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楊維才研究員出席會議并致辭。遺傳發育所科研計劃處呂慧穎博士參加了會議。此外,項目內專家、課題負責人和研究骨干共5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的順利召開得到了項目參加單位湖北省農科院的大力支持。

      會議由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遺傳發育所研究員薛勇彪主持。他首先介紹了項目背景、主要內容、預期目標和課題設置,對過去兩年項目研究進展以及下一步研究計劃和方案進行了概述。然后由課題負責人分別就課題計劃任務完成情況、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突出進展和代表性成果、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等方面向與會領導和專家做了全面、深入、如實的匯報。項目團隊成員和部分專家前往漢川基地參觀考察了水稻田間試驗,了解該項目進展的同時深入了解水稻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與會領導和專家在審閱課題中期總結報告、聽取課題負責人匯報的基礎上,對各課題前兩年的工作狀態和研究前景進行提問、討論及評議。專家組對各課題中期進展表示了肯定和贊賞,對課題下一階段的工作給予了寶貴的意見及建議,并強調要繼續加強課題間及課題內部的交流合作。

      會后安排了項目組內部會議,繼續討論、認真總結和整合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就項目及課題的總體研究思路與目標、各課題之間合作與分工、考核指標和經費使用等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進一步凝練了科學問題及研究目標。

      薛勇彪總結發言,他表示將認真總結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團隊緊密合作,聚焦研究方向,進一步凝練科學問題,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未來3年的研究計劃,爭取在下一階段取得更大的突破。

      本次課題中期總結會是科技部對“973”項目實施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會議的召開有助于促進項目的順利實施,通過對取得成果的總結評估及與會專家的論證把關為項目后三年的任務調整及優質高效完成研究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文章

    第四屆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大賽線上競賽圓滿結束

    記者從廣東省科協獲悉,由廣東省科協主辦的第四屆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大賽線上競賽已于8月15日24時圓滿結束。據統計,本屆參賽總人次突破990萬。線下總決賽將于今年10月在廣州舉行,屆時現場將決出第四屆廣......

    第六屆國際信息研究大會舉行

    8月14—16日,第六屆國際信息研究大會在京召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ShahbazKhan、國際信息研究學會聯合主席PedroMarijuan分別出席會議致辭演講。記者在16日大會圓對......

    8位學者獲2023未來科學大獎,首次出現90后!

    8月16日上午,2023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柴繼杰、周儉民獲得“生命科學獎”;趙忠賢、陳仙輝獲得“物質科學獎”;何愷明、孫劍、任少卿、張祥雨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單項獎金約725萬元人民幣......

    2024年度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工作通知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年度工作計劃,現啟動2024年度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工作,詳細信息如下:一、2024年度改革調整事項(一)面上項目面上項目主要資助科技人員在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

    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

    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中國科協、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通知,共同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旨在構建開放協同工作模式,將科學家精神從抽象符號轉化為生動的科學家故事,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

    學習和記憶基因已有6.5億年歷史

    英國萊斯特大學和瑞士弗里堡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學習、記憶、攻擊和其他復雜行為所需的基因起源于約6.5億年前,這一發現對研究復雜行為的進化起源具有深遠意義。相關論文刊發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訊......

    讓“玄學”為科學家開腦洞

    100年前,中國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一場影響深遠的“科玄論戰”,又稱“科學與人生觀論戰”。2023年2月10日,本報邀請科學史家劉鈍發表署名文章《“科玄論戰”百年祭》,對這一場科學派、玄學派和唯物史觀派......

    中科大:發現迄今最高超導轉變溫度元素超導體

    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仙輝教授團隊的應劍俊特任研究員等人與南京大學孫建教授課題組合作,通過超高壓技術手段,發現元素鈧在高壓下具有高達36K的超導轉變溫度,刷新了元素超導最高轉變溫度紀......

    河南省科技廳召開貫徹落實《基礎研究十年規劃》

    6月12日上午,河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貫徹落實《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實施方案研討會,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銳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

    在太空播下科學、夢想和友誼的種子

    尼日利亞青年普羅斯珀·丹尼亞的獲獎作品《共同愿景》。丹尼亞供圖2022年9月6日,在尼日利亞阿布賈,當地青少年通過網絡視頻與正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行“天宮對話”活動。新華社記者郭駿......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