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無菌濾膜:
直徑50 mm,孔徑0.45卩m的醋酸纖維濾膜,按無菌操作要求包扎,經12TC 高壓蒸汽滅菌20 min,晾干備用;或將濾膜放入燒杯中,加入實驗用水,煮沸滅菌3次,15 min/次,前2次煮沸后需更換水洗滌2~3次。
6. 3無菌水:取適量實驗用水,經121°C高壓蒸汽滅菌20 min,備用。
6.4 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
6.5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CioHi4N208Na2.2H2。)。
6. 6 硫代硫酸鈉溶液:p (NazSzCh) =0.10 g/ml
稱取15.7 g硫代硫酸鈉(6.4),溶于適量水中,定容至100 ml,臨用現配。
6.7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溶液:p (Ci0Hi4N2O8Na2-2H2O) =0.15 g/ml
稱取15 g乙二胺四乙酸二鈉(6.5),溶于適量水中,定容至100 ml,此溶液可保存30 d。
7儀器和設備
7. 1采樣瓶:1L、500 ml或250 ml帶螺旋帽或磨口塞的廣口玻璃瓶。
7.2高壓蒸汽滅菌器:115°C、12 PC可調。
7.3恒溫培養箱:允許溫度偏差44.5°C ±0.5°C ?
7.4過濾裝置:配有砂芯濾器和真空泵,抽濾壓力勿超過-50 kPa。
7.5 pH計:準確到0.1 pH單位。
7. 6培養皿:直徑90 mm。
7.7 一般實驗室常用儀器和設備。
注:玻璃器皿及采樣器具試驗前要按無菌操作要求包扎,121笆高壓蒸汽滅菌20 min備用。
8樣品
8. 1樣品采集
點位布設及采樣頻次按照GB/T 14581、HJ/T494和HJ/T91的相關規定執行。
采集微生物樣品時,采樣瓶(7.1)不得用樣品洗滌,采集樣品于滅菌的采樣瓶中。樣 品采集量可根據水體實際情況而定,一般不少于250 ml。
采集河流、湖庫等地表水樣品時,可握住瓶子下部直接將帶塞采樣瓶插入水中,約距水 面10-15
cm處,瓶口朝水流方向,拔瓶塞,使樣品灌入瓶內然后蓋上瓶塞,將采樣瓶從水
中取出。如果沒有水流,可握住瓶子水平往前推。采樣量一般為采樣瓶容量的80%左右。樣 品采集完畢后,迅速扎上無菌包裝紙。
從龍頭裝置采集樣品時,不要選用漏水龍頭,采水前將龍頭打開至最大,放水3?5 min, 然后將龍頭關閉,用火焰灼燒約3
min滅菌或用70%?75%的酒精對龍頭進行消毒,開足龍 頭,再放水1 min,以充分除去水管中的滯留雜質。采樣時控制水流速度,小心接入瓶內。
采集地表水、廢水樣品及一定深度的樣品時,也可使用滅菌過的專用采樣裝置采樣。
在同一采樣點進行分層采樣時,應自上而下進行,以免不同層次的攪擾。
如果采集的是含有活性氯樣品,需在采樣瓶滅菌前加入硫代硫酸鈉溶液(6.6),以除去 活性氯對細菌的抑制作用(每125 ml容積加入0.1
ml的硫代硫酸鈉溶液);如果采集的是重 金屬離子含量較高的樣品,則在采樣瓶滅菌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溶液(6.7),以消除干 擾(每125
ml容積加入0.3 m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溶液)。
注:15.7 mg硫代硫酸鈉(6.4)可去除樣品中1.5 mg活性氯,硫代硫酸鈉用量可根據樣品實際活性氯 量調整。
8. 2樣品保存
采樣后應在2h內檢測,否則,應10°C以下冷藏但不得超過6h。實驗室接樣后,不能 立即開展檢測的,將樣品在4°C以下冷藏并在2 h內檢測。
9分析步驟
9. 1樣品過濾
根據樣品的種類判斷接種量,最小過濾體積為10ml,如接種量小于10ml時應逐級稀釋。 先估計出適合在濾膜上計數所使用的體積,然后再取這個體積的1/10和10倍,分別過濾。理 想的樣品接種量是濾膜上生長的糞大腸菌群菌落數為20?60個,總菌落數不得超過200個。
當最小過濾體積為10 ml,濾膜上菌落密度仍過大時,則應對樣品進行稀釋。1:10稀釋的方法 為:吸取10ml樣品,注入盛有90 ml無菌水(6.3)的三角燒瓶中,混勻,制成1:10稀釋樣品。 樣品接種量參考
表見表1。
表1接種量參考表
樣品類型 | 接種量(ml) | ||||||||
100 | 10 | 1 | 0.1 | 10-2 | 10-3 | 10-4 | 10-5 | ||
地表水 | 水源水 | ▲ | ▲ | ▲ | |||||
湖泊(水庫) | ▲ | ▲ | ▲ | ||||||
河流 | ▲ | ▲ | ▲ | ||||||
廢水 | 生活污水 | ▲ | ▲ | ▲ | |||||
工業廢水 | 處理前 | ▲ | ▲ | ▲ | |||||
處理后 | ▲ | ▲ | ▲ | ||||||
地下水 | ▲ | ▲ | ▲ |
用滅菌鑲子以無菌操作夾取無菌濾膜(6.2)貼放在己滅菌的過濾裝置(7.4)上,固定 好過濾裝置,將樣品充分混勻后抽濾,以無菌水(6.3)沖洗器壁2?3次。樣品過濾完成后, 再抽氣約5 s,關上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