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7-04 09:39 原文鏈接: 水資源嚴重短缺寧夏用水為什么能下降

    上圖: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賴國家限量分配的每年40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

     

    下圖:位于寧夏中衛市內的沙坡頭水利樞紐,主要任務是灌溉和發電。

      寧夏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作為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區,寧夏“十一五”期間,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卻由173立方米下降至93立方米。

      干旱,幾乎是寧夏的代名詞。

      這里,是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區之一,干旱半干旱面積占總面積的75%以上;這里,多年平均降水量289毫米,蒸發量卻高達1250毫米;這里,人均水資源可利用量664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

      在寧夏,談及未來發展時,被提及最多的關鍵詞是“水”。由于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依賴國家限量分配的每年40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毅總是充滿感情地對人介紹:“對寧夏百姓來說,是有水賽江南,無水淚也干。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更是我們的生命河。”

      經濟社會發展在提速,黃河來水卻在減少,水資源短缺形勢日益嚴峻。水,已經成為寧夏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寧夏該如何破解缺水困境?

      “十一五”時期,寧夏經濟保持了快速發展,2011年GDP增速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然而,寧夏的用水總量卻并沒有增加。“事實上,寧夏的用水量在逐年減少,‘十一五’期間減少了5.7億立方米,2011年僅為32.55億立方米,遠未達到40億立方米的黃河水分配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173立方米下降至93立方米。”寧夏水利廳副廳長郭浩說。

      正因為缺水,正因為深切感受到水帶來的發展制約,寧夏開始探索一條科學用水、節約用水、高效用水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并積極以“水”調整經濟結構,以“水”引導產業結構升級。

      千方百計提高用水效率

      6月的愛伊河,是一派“塞上江南”的景觀。蘆葦蕩、白鷺、野鴨……這條人工河巧妙地串起寧夏的七子連湖、沙湖等濕地,流淌的更是寧夏人“留住”水的努力。愛伊河接引了沿途多條溝道的農田排水,實現了溝水的再利用。“簡單地說,就是把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后的回水集中起來,多留一段時間,再入黃河,既改善了小氣候,同時可以補充地下水。”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巡視員陳明說。

      引黃灌溉,在寧夏已有2600年的歷史。寧夏北部的引黃灌區,面積不到全區面積的二分之一,卻創造了全區90%的GDP、95%的財政收入和85%的工業產值,是“寧夏富在水,窮也在水;成在水,敗也在水”的真實寫照。

      水,是生機,是發展的希望。讓有限的水發揮最大的效益,千方百計提高用水效率,成為寧夏共同的努力。2006年12月,寧夏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全面啟動,成為我國惟一一個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

      客觀地說,寧夏的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體現在農業上。寧夏全區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0.44左右,低于全國0.5的平均值。農業節水,是當務之急,也是寧夏節水的最大空間所在。

      大水漫灌,是寧夏引黃灌區歷史形成的灌溉方式,造成了農業用水效率極低,大量水資源在蒸發和滲漏中流失。對于寧夏賀蘭縣立崗鎮蘭光村574戶農民來說,祖祖輩輩沿用的灌溉方式正開始改變,從2011年3月開始,村里開始實施滴灌工程。“用膜下軟管滴灌后,澆一畝地用水只要30立方米,節約了200多立方米;水肥一體化了,還節省了肥料。”村委會主任楊學文說,“我們瓜菜的上市時間也能比一般的要提前10天,能賣上好價錢。”

      噴灌、微灌、滴灌、高效節水補灌……截至目前,寧夏全區已經發展節水灌溉面積440萬畝,占總灌溉面積的55%,其中像蘭光村這樣的高效節水灌溉面積有130萬畝。

      水利工程,同樣是農業節水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為了減少引黃灌區的渠道輸水過程中的滲漏水損失,“十一五”期間,寧夏投入96.3億元實施節水改造,解決引黃干渠滲漏問題,灌區渠系砌護率由不足20%提高到近40%,輸水效率和效益持續提升。

      寧夏工業的發展受制于水,而正因為缺水,許多工業項目在建設之初就高標準設計,充分考慮節水需求。發電廠是用水大戶,寧夏要求新上火電項目全部采用空冷技術。在寧夏京能寧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臺表面式間接空冷機組節水可達75%,全廠實現階梯用水方式,上一級工藝排水水質能滿足用水要求時,直接作為下一級工藝用水水源。公司副總經理張玉林介紹說:“我們每千千瓦時電發電綜合水耗小于0.23立方米,一般來說,水耗0.5立方米就已經很好了。”

      在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內,污水成為重要的水資源,回用率高達73.33%。所有工業污水集中輸送至一家名為萬邦達的環保企業,通過先進的深度膜技術處理后回用。北京萬邦達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晶波說:“我們的污水處理量達到每小時900立方米,處理后達到工業用水標準,可以作為基地各化工裝置工業冷卻循環水。”

      除了工業,污水回用的嘗試在城市也在進行。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5個地級市均建設有中水廠,城市污水回用率提高到15%。

      用水制度的改革與創新

      41.5億立方米,是寧夏全年可用的水資源總量。水對于寧夏來說,是有限的,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發展的需要卻在持續增長。有限的水資源該如何調配使用?

      多年以來,寧夏形成了農業用水占大頭的現實,農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91.3%,每立方水農業產出卻還不到3元。

      陳明認為,對寧夏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節水,更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探索更合理利用水資源。“比如,優質的地下水用于保障城鎮生活用水,取締、限制工業開采地下水,工業用水更多使用黃河水。”

      以水引導產業結構的調整,寧夏已經開始行動。水稻,曾經是寧夏主要糧食作物。如今,寧夏調整農業種植結構,逐年壓縮水稻種植面積,改種旱地作物。為保證“優水憂用”,寧夏不再批準工業項目建自備井開采使用地下水。“石嘴山市2011年關閉了65眼工業自備井,今年還要再關100眼。”石嘴山市水務局局長路東海說。

      想辦法“管”好水,用水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對寧夏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正彰顯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意義。

      一場名為“水權轉換”的水資源優化配置探索正在寧夏進行。

      “水權轉換的基本思路是,由工業建設項目出資,建設引黃灌區節水改造工程,把農業灌溉輸水過程中損失的水量節約下來,用于工業。”寧夏水利廳水資源處處長王景山解釋說,也就是在引黃河水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農業節水解決了工業用水的難題。

      已經完成的馬連臺電廠一期工程、向靈武電廠一期工程、大壩電廠三期擴建工程的3個水權轉換試點項目,工業項目共出資1.51億元,換回0.54億立方米農業用水25年的使用權。

      “農業節水――水權有償轉換――工業高效用水”,水權轉換開創了水資源利用的新模式,開辟了干旱缺水地區有效解決發展用水的新途徑。水權轉換效益是明顯的,一方面,水資源的利用效益大大提高,單方水效益由原農業的2.9元/立方米提高到工業的156元/立方米;另一方面實現了農業、工業與節水的“三贏”。“已經完成的試點換項目通過改造干渠、支斗渠,節水9000萬立方米,算上正在計劃實施的13個項目,將節水1.3億立方米。”王景山說。

      而當全國大部分地區仍在探討階梯水價的可行性時,銀川市已經對居民生活用水實施階梯長達8年,2004年以前,銀川市生活用水量增速高達8%,此后,增速放緩至5%。同時,寧夏連續三年調整農業水價和水資源費征收標準,通過價格杠桿調節用水、促進節水。

      用水管理方式也在創新。在廣大農業地區,952個農民用水協會成為農業節水的重要組織力量,莊稼怎么灌、什么時候灌、灌多少水,協會說了算。寧夏探索在灌區建立“農民+用水協會+水管單位”的管理體制,基本杜絕了各家各戶隨意漫灌,促進了水資源集約高效利用。

      早在3年前,寧夏在全國率先出臺《寧夏黃河水資源縣級初始水權分配方案》,明晰了初始水權。并頒布了《寧夏節約用水條例》等27項法規制度,頒布了工業、城市及農業用水定額,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水資源管理體系。

      正是基于嚴格、完善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也正是由于不斷創新、探索優化水資源配置的方式方法,寧夏做到了區域經濟發展、用水總量不增、用水效率大幅提高。

      寧夏的“水實踐”,值得同樣缺水的地區借鑒。

    相關文章

    寧夏出臺十條措施支持科技創新股權投資高質量發展

    近日,寧夏科技廳聯合寧夏黨委金融辦等5部門制定印發了《關于支持科技創新股權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政府引導、市場培育兩個維度發力,圍繞投資獎補、稅收優惠、服務優化、機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10條措施......

    寧夏首批“三個100”企業名單正式發布

    近期,寧夏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推進大會順利召開,寧夏首批“三個100”企業名單在大會上正式發布。此次發布的“三個100”企業名單是經企業自主申報、市縣審核,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

    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召開2024年一季度節能形勢分析工作座談會

    4月28日上午,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召開了2024年一季度節能形勢分析工作座談會,聽取五市及寧東地區節能工作進展,分析研判節能形勢,研究推進下一步能耗雙控工作重點。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

    99人!2023年寧夏青年拔尖人才公示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實施辦法》(寧人社發〔2023〕89號)規定,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開展了2023年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工作,經個人......

    促進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意識——首部節水行政法規出爐

    珍惜水資源、提倡節約用水,這一社會呼吁將轉化為制度規范。日前,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中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國是嚴重缺水國家,人均水資源......

    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76號《節約用水條例》已經2024年2月23日國務院第2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總理李強2024年3月9日節約用水條例第一章總則第一條&nbs......

    確保四大標志性戰役向縱深推進寧夏重點實施生態環境保護“12465”工程

    202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日前召開。會議宣讀了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徐耀對全區生態環境工作的批示。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平學智作工作報告。2023年,寧夏PM......

    確保四大標志性戰役向縱深推進寧夏重點實施生態環境保護“12465”工程

    202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日前召開。會議宣讀了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徐耀對全區生態環境工作的批示。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平學智作工作報告。2023年,寧夏PM......

    550萬公開招標,這所高校采購質譜儀等儀器設備

    一、項目基本情況采購計劃編號:2023NCZ004261項目編號:NXTD-23071項目名稱:寧夏師范學院2023年化學化工科研平臺及專業能力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項目(二次)預算金額(元):552000......

    寧夏考核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通報了2022年度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情況。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措施、自治區2022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指標評分細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