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8-18 16:27 原文鏈接: 永清環保收購美國土壤修復公司IST

      本報綜合報道 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清環保”)日前通過其官網對外宣布,已經正式完成對美國土壤修復公司Integrated Science & Technology公司(以下簡稱IST)51%股權的收購,成為其控股股東。

      這也是永清環保的第一宗海外并購案。“我們非常看好土壤修復市場,這是我們在煙氣治理和流域治理之外的第三大業務領域。” 永清環保董事長劉正軍介紹,“‘土十條’即將出臺,廣闊的土壤修復市場打開,所以我們將通過國內外并購的方式提前進行布局。”

      據悉,IST是1991年在美國佐治亞州馬麗亞特成立的一家環境修復技術服務公司,專營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所涉及的技術咨詢、場地調查、風險評估、方案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總包等業務。

      “我們之所以從國外選擇并購標的,主要是因為土壤修復行業比較年輕,國內剛剛起步,沒有好的并購標的。”劉正軍介紹。“盡管IST公司總人數不到50人,但這是一家以技術專家為主導的技術型公司,滿足了我們的收購需求。”

      永清環保介紹,IST公司研發相關領域新技術成功應用于歐洲及美國的1000余個場地修復項目。多年來,IST曾先后參與完成“海灣戰爭科威特污染場地修復”、“加利福尼亞州六價鉻污染地下水修復”、“意大利特雷卡泰油井井噴原油污染修復”等一系列經典修復項目。

      收購完成后,永清環保在土壤修復領域的技術實力將得到大幅提升,產業鏈更加完整,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此前的5月份,公司曾與美國知名科研機構“三角研究院”簽訂合作備忘錄,目前雙方正在積極推動共建合作中心。

      永清環保此次海外并購,無疑加速了其在土壤修復領域的戰略布局。今年以來,公司先后在華東、華南、華北及西部地區等區域土壤修復市場謀劃落子。

      “具體的收購金額現在還不方便透露,可以透露的是并未達到深圳證交所要求的必須發布上市公司公告的條件。”劉正軍介紹,“預計今年年底,土壤修復板塊能夠占到永清環保整體營收的30%以上。”

    相關文章

    研究解析我國南方和北方農田土壤有機碳保護機制

    我國糧食主產區主要分布于東部中溫帶至熱帶區域。我國東部從北到南氣候條件和土壤物理化學差異極大,其團聚體保護、礦物吸附和微生物合成代謝途徑對土壤有機碳積累的貢獻和機制有何差異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

    浙江高校團隊創新炭基沼肥用“中藥良方”改良酸化土壤

    近日,浙江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隊推出創新項目“炭土智耕——酸性土壤調理的中藥良方”,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酸化土壤改良修復問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助力鄉村振興。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總稱。土壤......

    成都山地所在地表土壤水分遙感產品空缺信息填補方面獲進展

    地表土壤水分監測對氣象預報、水文研究和氣候變化分析等至關重要。然而,由于現有的微波傳感器觀測能力以及衛星軌道覆蓋和植被覆蓋等因素的影響,微波遙感土壤水分產品存在大面積的空值區域,限制了此類產品的應用。......

    研究發現鹽分和體液流失或刺激腎臟再生

    腎臟含有MD細胞。圖片來源:生理學和神經科學學院美國南加州大學團隊最新研究顯示,鹽分和體液的流失可以刺激小鼠腎臟的再生和修復。這種腎臟修復和再生方式有望催生新的腎病療法。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臨床研......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關于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的通知(2024年第二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及各有關實驗室:為掌握國家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積累與微生物代謝能力密切相關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

    第十八屆POPs論壇分會:聚焦農藥環境效應及風險評估

    2024年5月17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效二十周年之際,第十八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八屆POPs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設有大會報告......

    深耕肝臟損傷及修復研究,惠利健教授再度發表重磅學術論文

    4月16日,微知卓創始人兼核心技術發明人惠利健團隊與杭州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團隊合作,在高影響力的學術期刊NatureGenetics雜志上發表了兩篇題為“Aspatiotemporalatlaso......

    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獲突破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近日在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荒漠開墾后農田土壤碳庫和養分庫在長期耕作措施下的變化模式,還提出了促進綠洲農業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