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0-09 16:00 原文鏈接: 江蘇將環境價格理念引入到流域治理


      在江蘇省環保廳流域處,記者看到這樣一組數據:2011年,太湖流域30個水質斷面中,高錳酸鹽指數、總磷和氨氮分別較2009年下降了2.5%、14.8%和11.9%。

      江蘇省環保廳流域處處長陳志鵬告訴記者,這組數據充分說明了環境資源區域補償對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加快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具有積極作用。

      為什么要開展區域補償?

      為何要開展環境資源區域補償?陳志鵬介紹說,江蘇省是全國人口密度最大、人均環境容量最小、單位國土面積經濟總量和環境承載負荷最高的省份。

      面對這樣的省情,江蘇省把環境價格理念引入到流域治理中,在部分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設置水質交接目標。

      陳志鵬告訴記者,江蘇省河網密布、湖泊眾多,長江、淮河、太湖等重要水體經常受到周邊地區和支流污染的影響,河流、湖泊上下游之間是聯系十分緊密、生態關聯性很高的有機整體。受行政分割管理體制的影響,因行政交接水環境質量引起的污染糾紛和事故時常發生。

      為妥善解決環境糾紛,江蘇省規定,上游地區對下游地區造成嚴重污染損害的,上游地區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責任主體無法確定的情況下,由上游地區政府進行賠付補償。

      實踐證明,實施環境資源區域補償,有利于引導各地高度重視污染防治工作。

      選擇哪些流域?

      2008年,經省政府同意,江蘇選擇太湖流域地區先行試點,主要對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3個因子進行控制。

      據陳志鵬介紹,太湖流域斷面點位涉及太湖流域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設置30個補償斷面,覆蓋80%水量邊界條件,突出了主要監控水域,適應了太湖治理上下游地區責任劃分的需要。凡是交接斷面當月水質指標值超過控制目標的,由上游地區設區的市給予下游地區設區的市相應的環境資源區域補償資金;直接排入太湖湖體的河流,斷面當月水質指標值超過控制目標的,所在地設區的市將補償資金上繳省級財政。

      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江蘇省又瞄準了沿海地區最重要的“清水走廊”――通榆河。2011年7月,通榆河水環境質量區域補償正式實施。

      “別看通榆河的干流只經過南通、鹽城、連云港3市,但其水環境質量區域補償的范圍卻大得多。”陳志鵬告訴記者,“我們選取通榆河干流及對其水質有較大影響且易于區分污染責任的4條主要匯水河流作為考核河流,包含了蘇北8市14個補償斷面,整體帶動了淮河流域江蘇段的水環境治理工作。”

      資金如何測算和使用?

      2011年,通榆河區域補償資金共計5400余萬元。這筆錢是如何算出來的?

      陳志鵬說,開展太湖流域和通榆河區域補償,通過三大原則制定補償標準:一是堅持“誰污染、誰賠付”原則,補償標準應該具有懲罰性;二是堅持“高于環境治理成本”原則,環境資源破壞后恢復的成本要遠高于污染治理成本;三是堅持“環境敏感性”原則。

      考核因子如何確定?水環境和水生態對污染的敏感程度是主要依據。太湖流域確定了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3個因子作為考核因子,而通榆河主要超標因子為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因此選取這兩個因子作為考核因子。

      不只考核因子有差別,補償標準和測算方法也不一樣。

      太湖流域區域補償的標準為化學需氧量每噸1.5萬元,氨氮每噸10萬元,總磷每噸10萬元。補償資金依據水量、水質共同測算。而通榆河區域補償標準為水質超標0.5倍以下(含0.5倍)的,補償基數為25萬元;水質超標0.5倍以上1倍以下(含1倍)的,補償基數為50萬元;水質超標1倍以上的,補償基數為100萬元。

      那么,補償資金又將如何使用呢?陳志鵬告訴記者,區域補償資金主要用于太湖流域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重點是對補償斷面水體環境產生直接影響的水污染防治項目。補償資金納入污染防治資金,專項用于水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不得挪作他用。

      對于上游出境水質超過控制斷面水質目標對下游予以補償的資金,全額下達給下游市縣,由下游市縣安排用于相關水污染防治項目。對于入太湖(通榆河)、入清水廊道(海)及出省界斷面水質超過控制斷面水質目標向省財政繳納的補償資金,除省級留用必要的考核斷面水質水量監測經費外,其余由市、縣安排用于相關水污染防治項目。

    相關文章

    “十四五”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置方案發布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置方案》。全文如下:......

    疫情跟蹤:水環境中的新興和潛在新興病毒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適合成為新興的病原體,因為它們能夠通過突變、基因重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適應新環境。腸病毒是最常見和最危險的水傳播病原體之一,會導致偶發性疾病和流行疾病。與腸病毒有關的主要健康問題是胃......

    流域水質目標管理技術體系項目提升我國水環境管理水平

    隨著國家對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視,構建面向精準化、信息化的環境管理技術體系就成為了當務之急。當前我國亟待構建面向以水生態健康、排污許可、流域一體化為核心的現代水環境管理技術體系,支撐我國水環境管理模式的戰......

    氣相色譜在水環境質量檢測中的應用及前景分析

    目前在水環境質量檢測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檢測技術的進步,水體中有機污染物的檢測逐漸偏向于痕量化以及微量化,尤其是部分污染物,本身水體中含量較少,但對水體的影響以及水生物的影響較大,其檢測也就必須......

    水環境中病毒的那些事

    自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一致抗“冠”進入了關鍵期。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這一發現引發了排污水行業極大的關注與討論。醫療廢水處理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經污水處......

    曲久輝: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四十年回顧與展望

    城市的發展史,是一部城市與水相伴而生的歷史,改變了水環境,重塑了水生態。在自然界中,水的性質不發生變化,但是在社會中,水的性質卻一直在發生著變化。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

    云南榜樣: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日前從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自2016年“土十條”頒布以來,云南省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著力“摸底數、強監管、推試點”,有力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各項措施落地生效,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實現全省......

    2019中國城鎮水環境治理高峰論壇即將在武漢舉行!

    2019中國城鎮水環境治理高峰論壇即將在武漢舉行!   目前我國水資源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嚴重、水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等問題日益突出,多年快速發展積......

    美國水環境治理漫談

    當下,中美關系與中美發展對比似乎已成為較為敏感的議題。但在政治的紛擾之外,兩個大國之間的互相注視、互相影響與互相交流從未停止。在全球結成命運共同體的環境領域,這種在經驗和方法層面的學習借鑒更是必行之事......

    生態環境部:《水十條》成果顯著,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自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生態環境部會同各地區、各部門,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水污染治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