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咸又澀的海水變成可直接飲用的純凈水。江蘇大豐非并網風電淡化海水示范項目首臺生產線調試出水。風電不并網,直接用于規模化淡化海水,意味著新能源技術實現重要突破。
傳統海水淡化屬于高耗能產業,全球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熱電站提供淡化所需的電能,使用煤炭等傳統能源,極易造成二次污染。而江蘇省這一項目自主研發并應用了大規模風電直接提供負載的孤島運行控制系統,在沒有任何電網支撐情況下,由1臺風力發電機、3組儲能蓄電池及1臺柴油發電機構成的微網系統,能為海水淡化系統直接提供穩定電源。這種由微電網技術構建的集成系統,對解決海島等偏遠地區的淡水供應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示范意義。
據介紹,目前該項目主要建設2.5MW非并網發電、海水取水及預處理、1萬噸/日海水淡化、2.4萬瓶/小時1.5升以下瓶裝水及4000桶/小時桶裝水灌裝四大系統、20個單體工程。在水產品上,開發不同容量的瓶裝水,同時開發堿性離子水、運動水等不同功能用水,滿足不同需要。發展大輸液項目,將各級海淡水經過嚴格處理后分別作為大輸液項目的冷卻水、原料水。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
6月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原理技術裝備在福建海試成功。據了解,此次海試是于5月17日至26日在福建......
2023年3月8日,南澳大學徐浩蘭教授,清華大學張瑩瑩教授和深圳技術大學余利副教授在清華大學主辦的高起點新刊NanoResearchEnergy(https://www.sciopen.com/art......
2023年3月8日,南澳大學徐浩蘭教授,清華大學張瑩瑩教授和深圳技術大學余利副教授在清華大學主辦的高起點新刊NanoResearchEnergy(https://www.sciopen.com/art......
科技日報記者劉霞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直接將海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而無需脫鹽。最新從海水中直接制取氫氣的方法簡單、可擴展,且比目前市場上的任何“綠氫”生產方法都更具成本......
為觀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后所產生的影響,日本水產廳24日給出計劃,將2023年度氚活度水產品調查數量翻倍,由2022年的200個樣本增至380個樣本。報道中還指出,日本水產廳為盡快得到分析結果......
河流向海洋輸運物質是海洋元素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以往的關注點主要是河流溶解態元素輸運對海洋元素收支的影響,對絕大多數元素來說,陸源顆粒物的貢獻目前尚缺乏理解和量化。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
深圳大學1日發布消息稱,11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謝和平與其指導的深圳大學/四川大學博士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Amembrane-basedseawaterelect......
水資源短缺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亟需尋找經濟和可持續的方法凈化海水。太陽能驅動的界面水蒸發利用太陽能界面集熱的方式實現海水淡化,是最有希望獲得高質量淡水的方法之一。為實現高效的蒸發速率和光熱轉化效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