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3年,將以探索一批創新機制、建設一個大比武基地、建立一個成果轉化平臺、形成一批試點成果、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等為目標,建立健全站廳合作機制,推動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能力與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簽約儀式上,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天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陳善榮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按照先行先試、共建共享、合作創新原則,重點圍繞探索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現代化、大力推動生態環境監測新技術研究、聯合推進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等領域打造特色化合作模式,共同推動江蘇成為全國監測能力現代化的示范區、智慧監測技術探索的標桿區、前瞻性環境監測熱點問題科研創新與裝備研發的引領區,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有力支撐,為全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潘良寶,以及雙方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10月4日,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布訃告,我國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0月3日14時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訃告顯示,鄭光美,祖籍北京,19......
編者按: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是當前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的重大政治任務。為深入落實生態環境部工作會議部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特推出“學習貫徹?監測談”,邀請全國監測系統圍繞......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生態環境部在廣西桂林舉辦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交流會。會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科普基地獲頒第八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牌匾。據了解,此......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必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體現的是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轉變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
7月25日,首個國家重大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暨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在江蘇常州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巖,江蘇省副省長徐纓,中車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樓齊良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
科學技術進步獎是對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的一種獎勵。科學技術獎的創立,能夠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良好氣氛,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特別是年輕科學家努力奮斗,勇于攀登......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評分細則》)。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就《評分細則》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
名稱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3-00128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號部令第30號主題詞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行政......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印發《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發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加快生態站建設,完善站點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強化數據應用,優化管理服務,增強支撐能......
5月6日—7日,由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陜西理工大學、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態產業化與全面鄉村振興國際論壇在陜西省漢中市舉行。來自亞洲、歐洲、大洋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