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時節,粽子的食品安全問題又成熱議話題。市食藥監管局昨天表示,近期大規模的監督抽檢結果顯示,115批次被抽查的本市產銷粽子全部合格,合格率為100%。
被抽查的115批次粽子來自本市食品生產企業、超市賣場、食品商店和餐飲店,其中生產環節抽檢18批次,流通環節抽檢48批次,餐飲服務環節抽檢49批次,樣品涉及杏花樓、五芳齋、喬家柵、沈大成、新雅、功德林、來伊份等知名品牌。
幾乎每年端午前后,市場上都會有傳言稱,部分粽子的粽葉之所以青綠誘人,是經過了硫酸銅、氯化銅等化學物質的浸泡。食品檢驗專家指出,如果粽葉經過含銅溶液的浸泡,其銅含量相比自然的粽葉就會高出很多,且會在蒸煮加工的過程中帶入粽子。盡管銅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如果長期食用含銅量高的食品,導致銅攝入超標,就會在人體內累積,危害健康。
然而記者查閱《速凍面米制品》、《粽子》等國家及行業標準,并沒有對粽子的含銅量進行限定。這就意味著食品產銷企業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常規檢驗中,并不會對粽葉及粽子中的含銅量進行檢測。“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硫酸銅只是加工助劑,用于葡萄酒、皮蛋的加工,對于粽子和粽葉,屬于不可添加物質。”市食藥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就好像牛奶里的三聚氰胺,嚴格按照生產標準要求,牛奶中絕不應該出現三聚氰胺,粽子里也不該出現硫酸銅,一般是不會作為常規檢測項目去檢測的。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利,故意鉆標準的空子,對食品安全監管構成了挑戰。
食藥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粽子時,應選擇品牌信譽度好的產品,采購時應查看產品的標簽標識。購買前可聞其味、看其色。購買后應盡快食用,避免長時間貯存。如擔心“硫酸銅粽子”,可用水浸泡粽葉進行甄別。
端午節前,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開展粽子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抽檢結果顯示粽子產品總體質量安全狀況良好。本次專項抽檢共抽檢粽子及原材料糯米450批次,重點覆蓋超市、糕點店、小......
近日,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的《粽子》食品法典國際標準發布會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會上,全球首個中國傳統節令食品國際標準《粽子》食品法典國際標準(CXS355R-2023)正式獲批發布。江南大學食品學院作......
繼5月初香港發現首宗非洲豬瘟后,5月31日再度驗出有內地進口豬只感染非洲豬瘟個案,涉事屠房隨即關閉消毒,至6月6日才恢復運作。食物及衛生局(食衛局)局長陳肇始6日表示,預計將有1400只活豬可于7日端......
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端午節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對節令性食品(粽子)的監督抽檢工作。本次共抽檢粽子121批次,抽樣檢驗合格119批次,不合格2批次,主要涉及微生物污染問題。不合格產......
端午節前,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在全國范圍開展粽子專項抽檢,抽檢結果顯示合格率為100%。本次粽子專項監督抽檢,在29個省份的超市、小食雜店、批發市場、商場、農貿市場、菜市場、餐廳等經營場所進行隨機抽樣,對......
從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官網獲悉,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在節日期間,粽子將成為節日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美食。作為傳統食品,粽子的質量安全狀況一直廣受關注。為切實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確保市民......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五月二十九日公布,最近完成一項有關粽子的時令食品調查(第二期)。約五十個粽子樣本全部通過檢測。中心發言人說:「中心本月初已公布粽子時令食品第一期調查結果。端午節將......
作為傳統食品,粽子的質量安全狀況一直廣受關注。為切實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確保市民消費安全,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本市相關生產企業、零售單位和餐飲服務企業銷售的粽子產品進行監督抽檢。此次共抽檢粽子樣品12......
最近,朋友圈里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是市面上出現了一種碧綠色的鮮粽葉,雖然賣相很好,但其實是用干粽葉或老粽葉,加入化學品蒸煮而成的,銅含量嚴重超標。吃了用它來包的粽子,會影響身體健康。情況果真是這樣嗎?在......
正值端午節假期,粽子已經成為市面上最為火爆的食品。端午節歷來有吃粽子的習俗,可是粽子熱量高,妹子們就擔心了,怎么吃才不發胖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關于吃粽子不發胖的技巧,快來了解下。圖片來源于網絡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