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問題突出,成為很多地方不容忽視的一個客觀存在。為解決這一問題,從去年開始,河北省便開始推動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立法。
在日前閉幕的河北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河北省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獲高票通過,將于10月1日起施行。《條例》不但填補了河北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立法空白,也將從立法層面為今后破解垃圾圍村、農村面源污染等問題提供依據。
《條例》出臺有何意義?
創制性立法,符合河北省情,填補多項空白
由于歷史原因,河北鄉村環境臟亂差問題普遍存在,鄉村清潔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大量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處理,城市工業企業向農村轉移也極易造成農村地區環境污染。
“缺乏法規和制度的監管,顯然不能適應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需要。”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周英說,目前,河北正在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活動,迫切需要一部適合河北省情的地方性法規。
據介紹,關于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方面的立法不僅在河北省是空白,在全國也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而有關鄉村環境的法律規范僅散見于各單項法律,各省并沒有專門針對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地方性法規。
“《條例》是一部創制性立法,目前沒有上位法。”周英說,《條例》從開始立法調研到正式出臺,歷經三審,歷時兩年,“它的出臺可以說是我國鄉村環保領域法制建設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一件大事,是農村環保事業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作為一部適合河北省情的法規,《條例》共7章、45條,其中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清潔3章包含了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的12項專題活動,如道路硬化、廁所改造、畜禽養殖、清潔能源、污水處理、田園綠化等內容。
這又是一部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鄉村環保法規。
“比如針對垃圾‘上山下鄉’現象,《條例》做了多條規定。而針對近期國務院公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控制農業污染,《條例》就做出了多項前瞻性的規定。此外,為了促進各項環境治理措施的落實,《條例》還賦予鄉鎮人民政府在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方面的處罰權。”河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袁剛說。
有哪些針對性規定?
禁止將醫療廢棄物等向指定場所外鄉村地區轉移、傾倒或填埋
作為一部專門針對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對農村垃圾、土壤污染防治、資金投入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禁止向農村轉移垃圾
“當前將城市垃圾和廢棄物向鄉村轉移以及跨行政區域轉移污染物的現象時有發生。在立法調研中,多位常委會成員及專家就提出,《條例》應對此類行為予以規范。”袁剛說,《條例》充分吸收委員和專家的意見建議,明確規定,禁止將國家明令禁止的嚴重污染環境的生產工藝、設備和產品向農村轉移。禁止將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廢棄物、醫療廢棄物等向指定場所以外的鄉村地區轉移、傾倒或者填埋;禁止跨行政區域傾倒或者填埋。
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原慶丹則指出,與城市相比,農村點多面廣,執法力量薄弱,很多在城市行得通的環境監管手段到農村面臨“失靈”的尷尬,“《條例》的出臺,使農村環境監管有法可依,這些禁止性的規定讓鄉村環境執法挺起了‘腰桿’。”
積極開展土壤污染防治
袁剛表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控制農業污染,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到2020年,河北要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與時俱進,《條例》在土壤污染防治上,做了多項前瞻性規定。”
如在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方面,《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推廣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推進生物有機肥、低毒低殘留農藥、可降解地膜的應用,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建立農藥、化肥包裝廢棄物的有償回收模式,逐步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
此外,條例還要求,農作物秸稈及樹葉、荒草等要妥善處置,不得露天焚燒。
在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上,《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耕地的保護和治理,對已被污染的耕地實施分類管理。對輕度和重度污染的耕地,結合當地主要作物品種和種植習慣,采取農業調控、種植業結構調整、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等措施進行治理;對污染嚴重難以治理、不適宜特定農產品生產的,依法將其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
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目前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薄弱環節就是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周英介紹說,針對這一現狀,《條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以政府公共財政為主導的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經費多元化投入機制,將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建立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增長機制,加強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并且,《條例》還提出,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中應當引入社會資本,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為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提供專業化服務。”周英說。
在周英看來,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基礎設施實現城鄉互聯互通,這是一個“很硬的條款,要求很高,含金量也很高。”
此外,河北地形條件比較多樣,各地農村的經濟條件和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不可能搞“一刀切”治理。《條例》在要求各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提出要因地制宜建設垃圾和污水處理體系,“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人口分布密度、經濟條件、地理位置等實際情況,建立鄉村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置模式,科學確定鄉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
對權責做出哪些規定?
賦予鄉鎮政府處罰權,規定村民參與鄉村環保的義務
為發揮鄉鎮政府的管理職能,便于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監督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條例》還根據國務院《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賦予鄉鎮人民政府在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方面的處罰權,對損毀鄉村清潔基礎設施,在村莊通道隨意傾倒、堆積垃圾,噴涂廣告等行為,由鄉鎮人民政府給予相應處罰。
“《條例》將處罰權賦予鄉鎮人民政府,既便于各項治理監督管理措施落到實處,又是對行政管理職能進一步下放的回應。”周英說。
在賦予鄉鎮人民政府處罰權的同時,《條例》還提出,鄉村環境保護和治理不是政府一肩挑的工程,不可能脫離村民的積極參與。為此,《條例》明確規定,村民委員會要承擔起具體組織實施家園清潔、田園清潔和水源清潔的工作,制定并引導村民遵守村規民約。通過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等方式,明確村民的清潔責任;村民委員會應當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鄉村清潔出現的問題和情況,鼓勵村民積極創建星級農戶、美麗庭院,引導村民形成文明鄉風民風。
保護好耕地,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央財經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提出要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真正把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近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治生態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關于推薦先進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生態環境部有關單位,各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
朱利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長期從事土壤污染物相關研究,帶領團隊解決了土壤修復的關鍵技術難題,構建了復雜有機污染場地土壤協同修復的技術體系,提升了我國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水平,先后獲得國家科技......
近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為加強北京市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條例》共六章五十七條,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
各區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自2020年底以來,珠海市發生多起非法傾倒填埋固體廢物事件,傾倒填埋的固體廢物數量巨大,因清理處置難度非常大,已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生態環境損害。為......
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本文擬對環境污染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檢測技術的分析,為我國的環境檢測技術發展提供借鑒,從檢測做起,積極落實環境保護工作。1土壤的相關污染類型概述土壤環境的污染源......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李志安團隊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中原位鎘(Cd)固定化策略及其評價研究中取得進展。原位鈍化修復技術是當前較受推崇的治理方法,通過施加土壤鈍化劑原位穩定重金屬而減少作物吸......
中國科學院農業資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組與李俊明研究組合作,系統表征了黃淮麥區近30年來育成的主栽品種及其衍生的優異品系苗期在鎘脅迫下的表型變異,并應用該自然群體的SNP標記數據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