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無特效療法,一般采用對癥治療,以補充丟失的HCO3,中和內生酸性物質。
1.堿制劑
口服碳酸氫鈉,開始劑量為5~10mmol/(kg·d),視病情增加劑量,有的患者需10~15mmol/(kg·d),為維持血中HCO3恒定濃度,以上劑量分次口服,由于pRTA對補堿有一定抵抗性,因此堿性藥物多2~3倍于dRTA時的劑量。
2.鉀鹽
嚴重低鉀血癥時需補補鉀,應用枸櫞酸鉀,不宜使用氯化鉀。
3.利尿劑
對病情嚴重者,僅給堿制劑往往難以奏效,需合并應用利尿劑,一般選用氯氫噻嗪,其作用包括:
①減少細胞外液容量,增加腎小管回吸收HCO3。
②減少尿鈣排泄,提高血鈣濃度,使甲狀旁腺素分泌減少,從而增加腎小管回吸收HCO3(甲狀旁腺素可抑制腎小管回收HCO3),呋塞米雖也可減少HCO3排泄,但與氫氯噻嗪相反,可增加尿鈣排泄,故少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