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部手術所致副神經脊髓支損傷的治療
(1)手術時機 多數學者認為副神經損傷后,應先觀察及保守治療1~2個月,如神經功能有恢復跡象者,可繼續作保守治療,如無恢復征象,即應手術治療。也有學者認為,手術所致的副神經損傷,多為切斷或結扎損傷,不宜保守觀察,一旦確診,應盡早手術探查。
(2)手術方法 患者平臥,頭轉向健側,肩稍抬高。硬脊膜外麻醉。以操作部位為中心,于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做斜切口,長8~10cm。切開皮膚和頸闊肌,一側于胸鎖乳突肌后緣分離,注意勿傷及頸皮神經,另一側沿斜方肌前緣分離。副神經在頸后三角內,于胸鎖乳突肌后緣中點穿出后,沿肩胛提肌表面斜向下方走行,越過頸后三角達斜方肌前緣,穿入該肌內。
(3)手術效果 副神經系純運動神經,且頸后三角區損傷部位接近末梢,因此手術松解或吻合,多數療效較理想,且恢復較快。即是晚期副神經損傷也應積極手術治療。影響手術效果的主要因素為神經損傷的嚴重程度及傷后手術時間的早晚。神經部分性損傷手術效果優于完全損傷者,傷后數月內手術者效果較好,超過1年者效果較差。
2.其他原因所致副神經損傷的治療
顱底骨折所致副神經損傷的治療,大都利用神經營養藥物及血管擴張劑為主的保守治療,配合理療,針刺治療。顱底病變如腫瘤,枕骨大孔區畸形等所引起的副神經損害,首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術中在手術顯微鏡下仔細辨認有關神經,從解剖及功能兩方面盡量予以保全,避免手術誤傷及術中動作粗糙,過分牽拉神經或損傷神經供血動脈,進一步加重神經的損害。術后仍給予神經營養及血管擴張劑,以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