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預防嚴重并發癥。
1.保持呼吸道通暢
濕化氣道,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及時供氧,給予霧化吸入稀化痰液,并及時吸出。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并著重注意氣道阻塞癥狀,其中對呼吸頻率及輔助呼吸肌異常活動的監測是一項基本措施。
2.抗生素應用
抗生素雖對病毒感染的病例無效,但由于病情發展迅速,較重病例大多合并細菌感染。一般可給抗生素治療包括青霉素類、紅霉素類、氨基糖苷類或頭孢菌素類。待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得出結果后,再選擇敏感藥物治療。
3.激素的應用
目前仍有爭議。反對者認為對機體產生抗病毒抗體不利,可能引起病毒感染擴散。但近年來多數學者認為激素治療對于減輕阻塞、避免氣管切開等有明顯的作用。其理論基礎為減輕炎癥水腫,防止上皮纖毛的破壞。
4.氣管切開術
經保守治療無效,喉梗阻仍無緩解或明顯減輕則應及時進行氣管切開術。有報道在嚴重麻疹及A型流感病毒流行時合并有本病者,需氣管切開病人的比例比較多。
5.支持治療
包括適當的補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并避免氣管內分泌物變干。另外可用小量輸血或血漿等方法治療以增加抵抗力。治療時忌用嗎啡及阿托品類藥物。抗組胺類藥物也宜少用或不用,這是因為它們抑制呼吸道腺體的分泌使黏膜和分泌物干燥,可加重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