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藥常為對某一發作類型療效最佳,而對其他類型的發作療效差或無效,甚至有相反的作用。如乙琥胺對失神發作療效最佳,對其他類型發作無效。苯妥英(苯妥英鈉)對強直陣攣發作有效,有報道可以誘發失神發作。臨床上可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用不同的抗癲癇藥物。
1.良性家族性新生兒癲癇
多預后良好,發作不頻繁不需治療。
2.兒童良性中央顳區癲癇
睡前口服苯巴比妥通常可控制發作,2年后可停藥,復發者應治療至14歲。
3.兒童良性枕葉癲癇
卡馬西平、苯妥英(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治療有效。
4.肌陣攣失神癲癇
常需聯合用藥,丙戊酸鈉需維持較高血藥濃度。部分患兒發病5年左右終止發作。
5.青少年肌陣攣癲癇
應用丙戊酸鈉(丙戊酸)可使75%的患兒完全控制,對丙戊酸鈉治療反應較差,或有全面強直-陣攣性發作可加用苯妥英鈉或巴比妥類,氯硝西泮單藥治療可能誘發全面強直-陣攣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