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驅蟲治療
苯咪唑類化合物為廣譜驅蟲劑,可殺死蛔蟲、鉤蟲等。其殺蟲機理為藥物對蟲體有選擇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攝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蟲體內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阻礙三磷酸腺苷產生,致使蟲體無法生存與生殖,最終死亡。常用的藥物有:
(1)阿苯達唑片,商品名史克腸蟲清,為新的廣譜驅蟲劑,一次吞服。療效達90%以上。用藥相對安全且有效,能夠有效殺死成蟲和蟲卵。
(2)甲苯咪唑,早晚各1次,連服3天;若未驅盡,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療程。該藥驅蛔效果較佳,副作用少見,大量感染用此藥驅蟲時,可有腹痛、腹瀉,但較輕微。
(3)左旋咪唑,一次服用,本藥驅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唑,但較枸櫞酸哌嗪為優,副作用輕微,偶有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少數病人服藥后出現肝功能輕度損害。早期妊娠、肝、腎疾患應慎用。
(4)噻苯咪唑,早晚各1次,連服3天,此藥已被甲苯咪唑所取代。
(5)噻嘧啶,商品名抗蟲靈、驅蟲靈,是廣譜抗蟲藥,能使蛔蟲肌肉劇烈收縮,引起痙攣性麻痹。晚1次頓服。副作用有頭痛、頭暈、嘔吐等,對孕婦、急性肝炎、腎炎、嚴重心臟病及發熱病人應暫緩給藥。
(6)驅蛔靈,又稱枸櫞酸哌嗪,睡前頓服,連服2天,便秘者加服瀉劑。副作用輕,偶有眩暈、嘔吐、頭痛等。此藥已漸少用。
2.并發癥治療
(1)膽道蛔蟲病
①阿托品、氯丙嗪或杜冷丁解痙鎮痛;
②腹痛緩解后再進行驅蟲治療;
③及時采用抗生素控制膽道感染。
(2)蛔蟲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者,先用內科治療包括鎮靜、解痙、止痛及胃腸減壓,待腹痛緩解后再進行驅蟲。出現完全性梗阻時,應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