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通過一項新法律,要求碗碟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須用基于生物的原料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
英國《獨立報》17日報道,這一禁令將于2020年生效。
一些環保主義者支持這項禁令。但反對者認為,禁令違反歐洲聯盟有關商品自由流通的規定。
另外,使用基于生物的原料制作的一次性餐具成本較高,致使一些人擔心禁令可能增加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
法國通過一項新法律,要求碗碟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須用基于生物的原料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英國《獨立報》17日報道,這一禁令將于2020年生效。一些環保主義者支持這項禁令。但反對者認為,禁令違......
法國通過一項新法律,要求碗碟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須用基于生物的原料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英國《獨立報》17日報道,這一禁令將于2020年生效。一些環保主義者支持這項禁令。但反對者認為,禁令違......
“關注身邊的質量安全”活動第一季“廚餐季”檢驗結果日前公布:市民送檢的一次性餐具樣品中,來自中百倉儲大慶西路店和武商量販東街店的兩個品牌的產品均存在負重性能不合格的問題。“關注身邊的質量安全”活動第一......
現在一進餐館,服務員就會順手地每人發一套塑料膜包好的消毒碗筷,看上去衛生健康,只是埋單時需要付費1元。不過,在衛生部門公布的東莞第一季度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監測情況中,全市70家餐具消毒單位,合......
本報3月12日獨家報道的《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惹爭議》在行業內掀起風波。昨天,五大行業協會與國家發改委相繼為發泡餐具重返市場“正名”。發改委稱解禁有五大原因昨天下午,發改委針對發泡餐具解禁一事發布說明,......
被禁止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餐具近日從“禁止”名單中刪除。此舉在一次性餐具生產廠家中引起議論。“不可能吧,這是國家一直明令禁止的。”山東一家一次性餐具生產廠商表示懷疑,當他得知國家發改委確實更改了以前的......
消毒餐具使用費成行業“潛規則”餐具消毒企業的“四大病”待破解收取餐具使用費涉嫌違法前幾天,福建省東山縣消費者李軍在某餐館吃午飯時,發現該餐館提供的成套消毒餐具里面的杯子和勺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損,碗、杯......
大多數餐飲企業將“地溝油”、“煙道油”視為廢物,目前我國餐飲企業每年產生廢油約400多萬噸,若合理利用可轉化成300多萬噸生物柴油。我國餐飲業總體依然處于小、散、弱的狀態,90%以上的餐飲企業為小企業......
深陷“垃圾門”事件的佛塑股份昨日再次發布公告,單方面澄清其擁有七成股份的鴻華公司沒有使用洋垃圾生產一次性餐具,而全部來源于自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佛塑表示已決定徹底退出一次性餐具生產經營業務。對此......
用由洋垃圾制成的塑料顆粒做成餐盒并在市場大量銷售,廣東知名上市公司佛塑股份突然身陷“垃圾門”。8月10日晚間,央視經濟頻道曝出佛塑股份下屬鴻基分公司違規用廉價再生塑料顆粒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且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