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6-13 15:50 原文鏈接: 注重基礎研究善于彎道超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效顯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填補了國內一些領域的空白,還有一些領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科技前沿。在充分肯定我國科技發展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雖然我國已成為科技大國,但還不是科技強國,我國科技發展正處于由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提升的轉變之中。我國科技發展要獲得持續不斷的加速度,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就一定要牢牢扭住基礎研究這個科研之本,找準可以彎道超車的發力點,揚長補短,最終實現我國科技由大到強的飛躍。

      萬河之水始于源,參天之木立于根。任何一個科技強國都是由于重視基礎研究而崛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在科研領域的投入占全世界總投入的40%左右,其中50%—70%用于支持基礎研究,推動其取得一批基礎科學前沿的重大突破,涌現出一批對世界科技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巨匠。再看德國。以基礎研究聞名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可以在一個基礎研究方向上做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深耕,這個學會成立后產生了3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一批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為德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一直重視基礎研究。以水聲工程學科發展為例。1953年創立于“哈軍工”的水聲專業起初以研發設備為主,但在后來的研究中,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如此重要的學科領域唯有從源頭入手,從基礎的水聲學基本理論開始研究,才能真正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經過三代水聲科學家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水聲領域的基礎研究水平不斷提升,筑牢了水聲領域創新發展的根基。可見,基礎研究是學科發展的根本源泉和原始動力,決定著學科發展的高度和可持續能力。從這個角度說,基礎研究對科技發展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要在基礎研究方面持續下大功夫。

      還應認識到,注重基礎研究不能只是埋頭苦干,而不抬頭看路。在科學研究中,我們一定要善于把握方向和時機,善于彎道超車。彎道超車原來是指賽車手在轉彎減速、危機四伏的瞬間,抓住機遇、實現超車的過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實現彎道超車需要智慧、謀略和膽識,敢于逆勢而上,在“變數”和“險情”中找到機遇、實現趕超。當前,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要我們在方向、時機上作出智慧的選擇,集中力量奮力拼搏,以己之長超人之短,最終實現科技整體上的跨越式發展。

      在科技領域實現彎道超車要把握好兩個關鍵:首先,找到超車的彎道,找到這個彎道就找到了發力點。從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角度來說,找到制約國家科技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和國家在戰略領域的急需環節,就找到了需要突破的發力點和創新點,找到了實現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其次,不能一味跟著別人跑,而要認清自身能夠實現突破的優勢領域,在國家急需的戰略領域匯聚優勢力量,努力做出原創性、引領性、顛覆性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進而帶動其他相關方向和領域共同發展,最終實現整體超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廣大科技工作者應珍惜這個前所未有的科技發展春天,將基礎研究作為科研之本,將彎道超車作為跨越之策。我們要只爭朝夕、勇于創新,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基礎研究為我國科技發展強健筋骨,以彎道超車打破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關文章

    開始申報2024年度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項目

    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按照《關于共同推進京津冀基礎研究的合作協議(2021-2025年)》安排,京津冀三地繼續實施基礎研究合作專項,2024年度將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兩......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基礎研究發展關鍵在人才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常進4月25日在中關村論壇上表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是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而基礎研究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常進稱,要培養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動其開展國際交流......

    多所高校與院所官宣2023年國自然博士生項目入選公布每項30萬元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確定了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立項名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試點設立,旨在選拔一批研有余......

    建立經費多元投入機制,為勇闖“無人區”的基礎研究護航

    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要穩步增加基礎研究財政投入,通過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加大投入,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元投入,提升國......

    首批國自然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立項結果出爐,每項30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于2023年首次試點設立,旨在選拔一批研有余力、基礎扎實,在科學研究中展現出較強發展潛力的優秀博士研究生,資助他們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科學基金項目,自主......

    河北省通知開展基礎研究計劃概念驗證項目申報

    各有關單位:為加速推動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促進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按照《河北省基礎研究計劃概念驗證項目實施方案》(冀科金〔2024〕2號),現開展河北省基礎研究計劃概念驗證項目試點......

    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開始申報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門,省直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近日,科技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申報推......

    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開始申報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門,省直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近日,科技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4年四川省基礎研究領銜科學家專項申報推......

    王學浩院士:把臨床研究和基礎研究結合好

    我一輩子只圍繞一個目標工作,那就是為病人解決問題。年輕時,我目睹一些親朋好友受病痛折磨,于是萌生了治病救人的初心。幾十載行醫,加之做了相關的醫學科研,也有了一些心得。醫療工作是崇高的事業,必須時刻把病......

    建設創新型大學,為新質生產力持續升級提供支撐

    發展新質生產力,最重要的是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全力加速源頭創新突破。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結合點,高校該如何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助力?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