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4-18 10:18 原文鏈接: 洞庭湖死亡江豚在漢尸檢初步判斷系中毒或被電



    洞庭湖畔江豚的尸體



      近一個月來,洞庭湖連續發生江豚死亡事件,截至4月15日,已經有12頭江豚死亡。可愛的江豚究竟為何而死,生前有著什么樣的遭遇?與洞庭湖一江之隔湖北石首市天鵝洲保護區里,生活的數十頭江豚還好嗎?

      昨日上午,在中科院武漢白鰭豚館實驗室,專家對死于洞庭湖的江豚進行了“尸檢”,希望從中揭開江豚死亡之謎和找出保護之策。

      現場直擊:腐爛令“尸檢”難度加大

      前日晚8時許,載著江豚尸體的貨車從岳陽抵達武漢。昨日上午9時,專家即對尸體進行了3個小時的解剖。負責解剖的中科院水生所鄭勁松博士表示,高度腐爛的江豚加大了“尸檢”的難度,整個檢測過程舉步維艱。

      在實驗室外,記者遠遠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腐臭味,手術室內的專家只能不斷篩選那些腐爛程度較輕的部位,獲取標本。昨日上午12時,江豚“尸檢”初步完成,除獲取的標本被保存在特殊的實驗容器中外,其他的江豚器官隨后被就地掩埋。

      從實驗室走出來,鄭勁松一直緊鎖眉頭。高度腐爛的尸體,已使江豚的內臟嚴重損毀,加上江豚自身腸道細菌的迅猛繁殖,實驗人員尋找傳染病源的難度極大。鄭勁松表示,下一步研究所將對標本進行病理分析實驗,以確定江豚是否系中毒死亡并找出毒源。

      死因聚焦:江豚尸體沒有消瘦跡象

      作為岳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志愿者,4月9日接到江豚死亡的舉報后,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獸醫副教授謝擁軍第一時間趕到了事發現場。通過向漁政部門爭取,他獲準解剖了3只死亡江豚。“解剖發現,江豚的消化道沒有食物,沒有外傷。”可以推斷,江豚很有可能是餓死的。“前段時間接連的降雨,將江豚帶到淺水的蘆葦蕩,最近水位下降,江豚擱淺了。”謝擁軍說,江豚餓死可能與此有關。

      不過,武漢白鰭豚館館長趙慶中在完成解剖試驗后,發現江豚體態并沒有消瘦的跡象,也沒有掙扎的痕跡,這意味著江豚并不是缺少食物或者擱淺餓死的。

      專家分析:中毒與電魚可能性大

      4月14日,洞庭湖一天內發現的死亡江豚達4頭,現場參與打撈的漁民質疑,如此密集的死亡,江豚可能是中毒了。完成解剖后,專家昨日也表示,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江豚中毒或者被人電死的可能性較大。

      趙慶中認為,在洞庭湖區域,最近血吸蟲高發,加上噴沙滅螺藥,雨水把藥物沖入湖中,造成一定范圍內污染。他表示,中毒后的江豚食欲不佳,死后腐爛較快,這與“尸檢”的初步結論不謀而合。

      不過,趙慶忠也表示,在所有的江豚尸體中,除兩頭江豚有明顯外傷,其他的沒有明顯傷痕,不排除江豚是窒息而死,這意味著可能有人用電網捕魚時,也電暈了江豚,導致了多個江豚溺水,最終群體性死亡。

      洞庭湖江豚究竟為何而死?專家表示,目前還只是推論,最終的結論還有待于近期對“尸檢”數據進行分析,以及對相關的標本進行深入的檢測。

      記者探訪武漢白鰭豚館

      江豚約一個月體檢一次

      時而上浮,時而下潛,有時還在水面打轉轉。昨日,記者在武漢白鰭豚館看到,7頭黑色的江豚正在游泳嬉戲,它們身體靈活,不斷變換著方向和姿勢。飼養員介紹,為了準確監測江豚的情況,工作人員大約一個月就會給江豚做一次體檢。“體檢包括抽血化驗、B超檢查和外表檢查幾個內容,主要是監測江豚的生長情況。”江豚馴養員王超群告訴記者,館內的江豚主要喂食小鯽魚,一頭江豚一餐1公斤小魚,一天的食量在4公斤左右,館內的水溫也會根據季節變化進行調節。

      考慮到日常體檢對江豚生活的影響,馴養員常常會先根據江豚的習性了解它們的生活狀況,一旦發現異常會立即采取措施。“為此,馴養員必須和江豚關系密切。”王超群說。

      石首天鵝洲江豚魚刺卡喉

      保護應急機制及時除隱患

      石首長江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保護區,不久前,該保護區內一頭江豚也因飲食不當,魚刺卡喉,差點帶來性命危險。不過,保護區啟動應急機制,及時消除了隱患。

      昨日上午,剛剛完成洞庭湖死亡江豚“尸檢”的武漢白鰭豚館館長趙慶中即準備動身前往石首天鵝洲,為那頭魚刺卡喉的江豚復診。趙慶中說,目前我省在江豚保護方面已經建立起來一套完整的應急機制,確保相關人員掌握江豚的急救知識。

      天鵝洲保護區管理處主任胡良慧表示,目前保護區近40頭江豚健康成長,保護區內沒有船舶、噪音的影響,周圍的群眾都把江豚當作寶貝。

    相關文章

    為追蹤野駱駝自籌經費,他年屆退休仍深入大漠

    大漠深處,沙丘如同凝固的金色波浪綿延到天際,不遠處一群野駱駝在悠然漫步,它們的耳朵不時轉動,警惕著在暗處窺伺的沙漠狼群......十多年前,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研究員劉少創在羅布泊深處參加“......

    洞庭湖洪泛濕地的甲烷排放及洪水影響研究取得進展

    大氣中甲烷濃度的增加是重要的環境問題之一,洪泛濕地是甲烷排放的熱點地區,但洪水對甲烷排放的影響缺乏應有的重視。基于此,為探究洞庭湖洪泛濕地的甲烷排放特征和水文環境影響,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以......

    持續降雨致洞庭湖水面擴大約三分之一

    受近期湖南省持續降雨影響,湘資沅澧“四水”來水增加,洞庭湖水位呈上漲趨勢。記者2月13日從湖南省水利廳獲悉,截至當日8時,洞庭湖城陵磯水位達20.52米,較2月1日8時的19.13米上漲1.39米。來......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交出喜人成績單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不僅在攻克大熊貓人工繁育等方面取得突破,還在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大熊貓野外引種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實現新突破野外放歸11只存活9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多年前率先啟動人工繁育......

    藥監局|達立通顆粒成為首家中藥二級保護品種

    根據《中藥品種保護條例》的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南昌弘益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達立通顆粒為首家中藥二級保護品種,保護品種編號為:ZYB2072022005,保護期限自公告日起七年。特此公告。國家藥監......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鱘現身洞庭湖

    11月2日上午,在湖南益陽南縣茅草街“南洞庭湖草龜中華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監測到一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鱘,這是科研人員首次在洞庭湖水域監測到該物種。長江鱘又......

    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

    關于印發《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邁上新高度

    9月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結果。調查顯示,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為80.61分(百分制),相較調查啟動之初(2012年)和“十三......

    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項目提名工作開啟

    名稱關于開展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項目提名工作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120分類其他環境科技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生成日期2022-03-29文號科財函〔20......

    黑土保護不僅要眼見為實,還要身體力行

    一場鄉村教堂婚禮剛結束,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教授艾薩克·拉森和妻子決定到附近走走。美國明尼蘇達州北部河網密布、平疇千里。教授夫婦信步走到一片被玉米田包圍的墓地旁,一個司空見慣的景象卻觸碰到教授的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