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培養的活細胞在一般顯微鏡下觀察時,細胞是透明的,反差很小,難以觀察到細胞清晰結構,只有應用附有相差裝置的顯微鏡,才能使目的物與背底反差增強,能夠看清細胞的輪廓和一些微細結構如線粒體、核仁、染色質等。
實驗材料 細胞
儀器、耗材 相差聚光器相差接物鏡
實驗步驟
一、相差裝置的使用
相差裝置或顯微鏡都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相差聚光器和相差接物鏡。
在每個相差接物鏡的光學系統中都有一個光環透鏡;在聚光器里有數個可轉換的相位板,一定倍數的接物鏡使用時需與相應的相位板一致。相差觀察時對照明要求嚴格,光軸要對正,視野照明光度應均勻。
1. 工作步驟
(1)先調好相位板,使聚光器相位板號與接物鏡放大倍數(相位板)相一致;
(2)然后抽出接目鏡,再換輔助望遠鏡,移動輔助鏡筒并調整聚光器相位板,使視野中兩個大小一樣的光環(如不同說明倍數不一致)必須相互吻合;
(3)再重新換上原接目鏡,即成相差圖像;當更換不同倍數接物鏡時,需按上述過程重新調節。
二、細胞
培養細胞生長在瓶底上,最適用倒置光相差顯微鏡觀察,而且需附有長焦距集光器,才能觀察厚度較大的培養瓶皿。
培養瓶壁厚度都>20 μm,只限于用40×接物鏡,若用油浸鏡觀察細胞更微細的結構,需用支持物培養法;把細胞培養在長形蓋片上。
觀察時從瓶中取出制成臨時標本,其方法如下
1. 取一大型載物片,另取小塊優質濾紙剪成長方窗形,置于載物片上;
2. 用吸管向紙框中滴數滴培養液,使之充滿框內空間和浸濕紙框;
3. 把生長有細胞的蓋片擔在紙框中(令細胞面向上),再覆以大蓋片。
注意事項
一、相差裝置的使用
1. 對培養瓶、皿要求
相差顯微鏡觀察要求底物要平坦、質地均勻、透光度好;一般玻璃瓶凹突不平不適做相差觀察和攝影,用質地均勻的塑料培養瓶最好。
2. 準備
觀察和攝像前要擦凈培養瓶面,勿使殘留污跡影響透光度。
3. 調光
調整照明光的照明度和光軸,令視野照明均勻。對正光軸是顯微攝影的重要條件,忽視時不易獲理想效果。
4. 在無自控攝像裝置初次拍攝時,應把放大倍數、照明強度和曝光等條件一一記錄下來;做一組不同曝光時間的試驗,顯影后選最佳組合,作為以后再拍攝時的標準。
二、細胞
1. 觀察時液體不斷蒸發,應隨時從標本側方滴加營養液;但不宜過多以防液體漫過上方大蓋片,影響油浸觀察和攝影。
2. 本法只限短時間觀察細胞之用;在使用加溫載物臺對維持細胞功能更好,但能觀察2 小時左右,觀察時間過長,隨培養液蒸發、pH改變,細胞形態和機能狀態都將發生改變。
7月4日,《自然-方法》(NatureMethod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陳玲玲研究組關于CRISPR-dCas12a應用于DNA活細胞標記的研究成果(CRISPRarray-......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教授楊弋、朱麟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艾明課題組聯合,在熒光RNA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理解和探索熒......
晶圓般薄的貼片包含柔性電子電路、由木薯淀粉和明膠制成的凝膠以及有助于治療皮膚病的友好細菌。圖片來源:JIUYUNSHI、田博之/芝加哥大學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將電子產品(剛性、金屬、笨重......
從細菌到藍鯨,生物體內的細胞數量超過了地球上沙粒估計數量的一萬億倍,比宇宙中所有恒星都要大一百萬倍。根據最新估計,曾經存活過的細胞數量還要大10個數量級。這些計算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繁殖力,......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子高效分離與表征研究組研究員趙群、張麗華等,與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技術創新研究院副研究員龔洲合作,提出了利用原位化學交聯-質譜技術(invivo......
——長效觀察活細胞實時監控避污染LabServTM活細胞監控儀SmartCell-1是一款性價比超高的活細胞成像儀器,它能被放進培養箱內實時監測細胞生長,是細胞智能監控助手,兼具輕巧緊湊、易用性好、性......
在活細胞內,蛋白質和其他分子通常緊密地堆積在一起。這些密集的簇很難成像,因為無法將熒光標記嵌在分子之間而使它們可見。據29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志上的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
在我們呱呱墜地之前,受精卵是如何發育成復雜個體的?為何正常的細胞會慢慢變成癌細胞?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了解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正常發育的過程,也對理解疾病的產生和發展至關重要。然而......
華中科技大學課題組3月12日在NatureMethods在線發表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超分辨熒光顯微鏡,實現對活細胞的精細動態和相互作用進行快速、三維、長時程地觀測。細胞的穩態離不開內部多......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從16世紀末開始,科學家們就一直使用光學顯微鏡探索復雜的微觀生物世界。隨后顯微鏡廣泛應用于科學研究、工業、醫療衛生等領域,在光學顯微鏡后又出現電鏡及原子力顯微鏡等技術,后者雖然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