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輕型:患者的神志始終清醒,但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一般無抽搐(個別兒童患者因高熱而驚厥)。體溫在38~39℃之間,多數在1周內恢復,往往依靠腦脊液和血清學檢查確診。
2.普通型:有意識障礙如昏睡或淺昏迷,腹壁反射和提睪反射消失,可有短期的抽搐。體溫一般在40℃左右,病程約10天,無后遺癥。
3.重型:體溫持續在40℃以上,神志昏迷,并有反復或持續性抽搐。淺反射消失,深反射先消失后亢進,并有病理性反射。常有定位癥狀和體征。可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病程常在2周以上,恢復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異常和癱瘓等表現,部分病人留有后遺癥。
4.暴發型:體溫迅速上升,呈高熱或過高熱,伴有反復或持續強烈抽搐,于1~2日內出現深昏迷,有腦疝和中樞性呼吸衰竭等表現,如不及時搶救,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幸存者都有嚴重后遺癥。
乙腦臨床表現以輕型和普通型為多,約占總病例數的2/3。流行初期重型較多,后期則以輕型居多。
病原學
本病病原體屬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第1亞群,呈球形,直徑20~40nm,為單股RNA病毒,外有類脂囊膜,表面有血凝素,能凝集雞紅細胞,病毒在胞漿內增殖,對溫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腦組織內傳代,亦能在雞胚、猴腎細胞、雞胚細胞和Hela等細胞內生長。其抗原性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