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食品檢驗不光會影響人民群眾的健康狀況,同時也影響著食品生產者的發展。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度,具有比較強的現實意義。本文筆者針對如何提升食品檢驗結果準確度提出了幾點措施。
檢驗準確度也就是檢驗的誤差大小,檢驗結果誤差越小也越準確。而影響實驗檢驗結果的種類也有很多種,比如檢驗的溫度、氣壓、濕度等因素偶然變動。或者儀器本身的問題、分析方法不完善、試劑或者蒸餾水含有雜質等。因此,在檢驗食品中應當注重以下問題。
1 抽樣方法要正確
食品檢驗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抽樣檢查,抽樣需要有代表性,它能夠保證檢驗結果的有效性,若抽樣不具有代表性,即便檢驗的數據具有準確性,結果也會不準確。因此,抽樣也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度,所以抽樣需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培訓抽樣業務人員,同時增強抽樣業務人員的道德素質教育及品質教育,認真培訓抽樣方案,掌握抽樣要領。讓抽樣人員熟悉選取抽樣產品的相關規定。
(2)對于顆粒狀不均勻樣品,不可以隨意抽取優質或劣質產品,應從不同的層次或區域選取,將其集中起來再采用分樣器或四分法獲取樣品。
(3)抽樣要堅持一定的原則,不可以弄虛作假,要秉公辦理。食品抽樣一般隨機抽取,但抽取產品時需要從不同位置抽取。同時,也要注重微生物檢驗,取樣時要保證樣品的清潔、不受污染,尤其要注意運輸、儲存溫度的要求。
(4)抽樣人員要與檢驗人員區分開來。
2 樣品制備要及時
食品都有固定的保存期限,有的保存期限比較短,容易變質,因此要及時測試制備樣品,同時制備方法要遵循標準,固體樣品應先粉碎再取出,液體樣品應搖勻之后再進行稀釋、過濾。
3 檢驗標準及檢驗方法要合適
檢驗之前也應當依照正確的標準,這樣檢驗報告書才會有效力。
產品標準屬于強制性標準范圍的,首先應當選擇強制性標準;而不屬于強制性標準范圍的,應當選擇企業實施的國家推薦性標準、企業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無這些標準的,再利用企業所給的產品相關說明、圖紙、廣告、合同等進行檢驗。
標準選擇好之后,需根據標準規定的檢驗方法進行檢驗,產品已采用新標準的,不能再繼續使用舊檢驗方法。
4 儀器設備要校準,并正確使用和維護
計量器具的顯示結果精準度是保障檢驗結果準確的前提。因此,需建立有效的科學管理措施,保證儀器設備在選取、采購、入庫、發放、驗收、按時檢查、以及維修使用、報廢降級的整個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控制。而且,對于計量器具設備須經過校準或者其他方式確定量值之后,才可以有效使用。要根據相關規定正確維護和使用儀器。
5 進行平行測試和空白試驗,必要時進行對照試驗
增加平行測試的次數,嚴格遵循測試操作規定,能夠大大降低偶然誤差。進行空白試驗,除去試驗分析結果中的空白值部分,能夠校準由于水或試劑存在雜質等原因所造成的誤差。而進行對照試驗,選擇與試樣成分比較接近的標準樣品以及試樣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操作,把標準樣品的試驗結果與其真實值進行對比,就可以檢驗出試劑不純、方法不準等導致的誤差,從而在試樣的檢驗結果中加以校準。
6 環境要求
檢驗食品的環境是指實驗室里的溫度、氣壓、濕度、污染成分等。在這種檢驗環境下有可能會使儀器受到影響,最終導致檢驗結果受到影響。因此,檢驗溶液室的溫度通常應保持在20 ℃左右,而檢驗儀器室溫度通常應保持在18 ℃~25 ℃左右,而微生物檢驗檢測應利用無菌室,并且要注重室內的清潔狀況。
7 對于檢驗結果的分析要更加精準
從科學的定義上來講,檢驗結果的準確度指的就是通過檢驗得到的結果與真實值之間的差距程度。衡量檢驗準確度的一般是以檢驗結果的誤差大小來進行的,也就是說檢驗結果的誤差越小,其準確度也就越高;反之,誤差越大,檢驗結果的準確度越低。因此,要想使得檢驗的分析結果準確度精準,就必須要盡最大可能的避免檢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誤差,將這些誤差降到最低。通常要分析和判斷食品檢測過程中是否存在規律誤差可以利用以下兩種方式來進行,一種就是再次進行對照試驗,另外一種就是通過加標回收率測定的方式。
8 嚴格做好數據的原始記錄并出具科學的檢驗報告
為了更好的確保食品質量檢測結果的準確度,檢驗人員一定要在檢驗的過程中記錄好原始數據,正確處理檢驗數據。在整個的檢驗過程中原始數據一般指的是:食品樣品的名稱、規格、數量、檢驗的項目以及相應的檢驗設備名稱、編號、相應的檢驗方法標準號、環境條件等等,各種應該描述的而且與食品的質量檢測有關的各類信息,這樣一來就有利于將整個的檢驗過程記錄下來,對分析檢測結果的準確度有極大的幫助。
9 提高檢驗隊伍的素質
在一定程度上說,食品質量安全的水平是由檢驗隊伍的綜合素質的決定的。對于檢驗技術部門而言,應當提高提升檢驗隊伍的思想道德素質,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檢驗隊伍的團結協作、努力奮斗有重要意義;同時檢驗隊伍也要了解有關食品檢驗的法律規定,根據食品安全標準以及食品檢驗規范進行檢驗;檢驗人應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保證給出的檢驗數據結果公正、客觀,不可以有虛假的檢驗報告。
10 建立食品安全檢驗信息共享制度
檢驗信息無法共享以及檢驗資源的浪費影響到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進行。由于食品安全具有特殊性需要采取分段管理,從而保障食品檢驗安全。在分段監管的前提條件下,所有存在不合格食品的環節都影響著其他環節的監管。因此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建立食品安全檢驗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并完善食品生產商的質量電子文檔,便于相關監管部門可以及時了解和掌握食品檢驗的信息,也為監管部門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同時還有利于各種技術之間的交流,使得檢驗效果更佳。
11 結語
食品的檢驗準確度關系著人民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選擇合理的分析方法降低一切影響食品檢驗準確度的因素,保證生態的平衡十分重要。只有不斷完善發展,才可以更好地履行我們監督食品的職能;完善食品的檢驗及檢驗報告的質量,最終保障全國老百姓的生活。
唐藝銘柳州工學院本文探討了食品檢測儀器設備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分析了其技術原理、主要類型及在各類食品檢測中的實際運用。通過對現有技術的評估,提出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展望,以期為食品安全領域提供參考。一......
為提升公眾食品安全素養,樹立科學消費理念,日前,昌平區市場監管局開展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主題活動,邀請市民走進區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中心,展示食品安全風險監控、檢驗檢測領域的技術成果和先進設備,讓市民......
近日,媒體曝光個別商家為使枸杞色澤鮮亮“賣相好”,違規使用工業硫磺和焦亞硫酸鈉處理枸杞,致使枸杞二氧化硫含量嚴重超標。商家的無良行為,讓以種植枸杞養家的農民憂心忡忡,更讓“保溫杯里泡枸杞”的廣大網友慌......
10月12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重點培育工作的通知,對重點培育產業的推薦條件領域范圍、傳統優勢、地域特色、產業規模、管理制度、產業鏈完整度和產區建設政策體系做了規定。......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克雷頓·克里斯坦森1995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最早提出“顛覆性技術”這一概念。所謂的顛覆性技術主要是指一種另辟蹊徑的,對原有傳統和主流技術產生替代效果的技術,它往往是對傳統的一種顛覆......
近年來食品安全及品質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里說的食品是廣泛意義上的食品,包括初級農產品,如:糧谷、油料籽、蔬菜、水產品、畜禽產品、水果等,也包括加工后的食品,如:罐頭、火腿腸、食用油、方便面、醬......
食品種類多、供應鏈條長、安全監管難度大。檢測技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現有檢測技術存在檢測關鍵材料特異性差導致樣品前處理時間長、富集效率低,質譜離子源等檢測核心元件選擇性低導致食品樣品無法實時分......
現如今,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公眾的關注,食品檢測實驗室作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和維護食品市場秩序的重要機構,其建設與運營愈發受到重視。大橡木集團,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面向全球市場,致力于高端實驗室......
項目概況食品檢測能力提升等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廣東省政府采購網https://gdgpo.czt.gd.gov.cn/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年11月28日11時0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
2023年6月26日,由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聯合北京中儀雄鷹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