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始漿細胞(plasmablast)
胞體直徑為14~18μm,圓形或橢圓形;胞漿量多,呈深藍色或淡紫色,于近核處有淡染區,偶見空泡,無顆粒;胞核圓形,占細胞的2/3 以上,居中或偏位;核染色質呈粗顆粒網狀,染紫紅色,核仁2~4 個。在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及血液中大量出現。
2﹒幼稚漿細胞(proplasmacyte)
胞體直徑為12~16μm,多呈橢圓形;胞漿量多,藍色或淡藍色,含較多空泡,核周淡染區明顯可見;胞核圓或橢圓形,占細胞的1/2,居中或偏位;核染色質較原始漿細胞粗糙緊密,開始聚集呈車輪狀,染深紫紅色,偶見核仁痕跡。在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性白血病等可增多。
3﹒漿細胞(plasmacyte)
胞體直徑為8~15μm,圓形或橢圓形;胞漿豐富,染藍色或紅藍相混的藍紫色,有泡沫感;核周淡染區明顯可見;核小,較圓,占細胞的1/3 以下,常偏于一側;核染色質濃密成塊,常排列成車輪狀或龜背狀,無核仁。在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可增多。
參考文獻:
1 黃紹良 周敦華.小兒血液病臨床手冊.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