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NO3-在無水條件下與酚二磺酸試劑作用,生成硝基酚二磺酸。
C6H3OH(HSO3)2+NO3-=C6H2OH(HSO3)2NO2+OH-
2,4-酚二磺酸
6-硝基酚-2,4-二磺酸
生成物在酸性介質中無色,堿化后則為穩定的黃色鹽溶液,可在400-425nm處比色測定。
試劑配制:
(1)酚二磺酸顯色劑:將3g結晶純酚與20.1ml濃H2SO4(比重1.84)混合,在沸水浴上加熱6小時,加熱時瓶口用帶長玻管的塞子塞住,以使酸不致于蒸發損失(如有結晶,可以重新加熱,不能加水)。
(2)20%NaOH溶液:20gNaOH加水溶解,稀釋至100ml。
(3)硝態氮標準溶液:0.7218gKNO3(A?R)溶于水,定容至1L。此溶液每毫升含硝態氮100μg(100mg/kg)。再將此液稀釋10倍,即每毫升含硝態氮10μg(10
mg/kg
)。
(4)硝態氮標準曲線繪制:分別取10μg
/ml硝態氮標準液2、4、6、8、10、12ml(分別為20、40、60、80、100、120μg)于瓷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干,與待測液相同操作進行顯色,比色,繪制標準曲線。
前期蒸發可考慮用電爐加石棉網加熱[防止沸騰造成損失],快要蒸干時應放在較低溫度下蒸干以防化合物變性損失。
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是植物在進行有氧代謝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物,在遭遇逆境脅迫時大量積累,抑制植物生長,所以長期以來ROS被認為是一類毒害分子。但近年來的研究發......
凋落物和土壤有機碳是人工林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其分解過程對維持杉木人工林土壤質量及肥力具有重要意義。氮素是影響凋落物及土壤有機碳分解速率的重要控制因素,以往研究多將凋落物和土壤分開考慮,而凋落物和土壤......
土壤硝態氮微生物同化能力下降是導致亞熱帶地區農業利用紅壤硝酸鹽累積,氮素損失風險提高的重要原因。然而,作為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類群,真菌和細菌各自對硝態氮的同化對于農業利用如何響應還未知。因此,能夠區分土......
大葉千斤拔(Flemingiamacrophylla)為蝶形花科千斤拔屬多年生直立灌木,固氮能力較強。橡膠-大葉千斤拔復合林作為環境友好型橡膠林建設的主要推廣模式之一,已在版納地區進行了一定規模的種植......
銨態氮和硝態氮是植物最主要的兩種無機氮源,但是過量銨態氮對植物細胞具有毒害作用。銨態氮的這一特性被認為是植物高效利用銨態氮的重要限制因子。然而人們對植物銨毒害機制的認識還很初步。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